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地方立法中公权与私权的协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5 13:56
  近两年,公众对法律话题的关注程度明显高于以往。我们经历了民法典起草、SARS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立法、孙志刚事件和收容制度的废除、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撞了不能白撞”规定、司法制度人性化改革、行政许可法颁布、“保护合法私有财产”入宪等一系列热点事件,而在这些事件和现象中,包含着一个重要而内在的话题——公权与私权的关系,比如扩大和保护私权,缩小公权的行使范围和规范公权的行使,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任意侵害。在2005年里,这个话题仍将是社会关注和思考的核心话题。就直接原因而言,尽管与我国加入两个重要的国际人权公约有关,但最根本还是市场经济及其推动的法治建设促进了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使权利的主张和保障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性要求。 本论文立足于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运用历史考察与比较分析相结合、价值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公权私权的冲突的不同表现进行研究,归纳公权与私权的一般特点,然后针对公权与私权一般情况下的冲突表现,结合地方立法理论与实际,归纳地方立法背景下公权与私权的冲突及表现。在上述基础上,研究公权与私权在地方立法中的冲突解决方法,即在地方立法中达到...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言
第一章 基本理论界说
    一、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公、私产生的前提
        (一) 西方国家
        (二) 东方国家:以中国为例
    二、公权与私权
        (一) 历史源流
        (二) 界定
        (三) 公权与私权的关系
    三、地方立法
        (一) 地方立法的界定
        (二) 我国地方立法的特点
第二章 地方立法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
    一、地方立法中公权与私权冲突的体现
    二、地方立法中公权与私权冲突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地方立法中的公权与私权的协调
    一、公权与私权协调的原则
    二、具体制度设计(具体思路)
        (一) 立法信息和资料的公开
        (二) 立法会议的公开
        (三) 法规草案公布制度
        (四) 座谈会制度
        (五) 立法听证制度
        (六) 立法助理制度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82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982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0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