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集体合同效力形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17:24

  本文关键词:集体合同效力形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集体合同又称团体协约或团体协议。ILO在《关于团体协约的建议书》中,对集体合同的涵义作了如下界定:“团体协约系指个别或多数雇主或雇主团体,与代表工人的团体或由工人依照国家法令选举并授权的代表所缔结的关于规定工作条件及雇佣条件的书面契约。”集体合同最早出现在英国,英国于1871年颁布《工会法案》对集体合同做出了规定。由于集体合同具有调整和稳定劳资关系,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的作用,世界各国也纷纷通过集体合同的相关立法。如德国于1918年颁布《劳动协约、劳动者及使用人委员会暨劳动争议调停令》,法国于1919年颁布了《劳动协约法》,美国于1935年颁布了《全国劳资关系法》。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有关集体合同的立法,开始承认集体合同的合法性,并借立法规范劳资双方的集体谈判行为。 集体合同在中国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国民政府时期,立法院敦请立法委员史尚宽借鉴德国《集体合同法》的原则,以单行法的方式制定了《团体协约法》并于1930年颁布实施。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1949年颁布的《政协会议共同纲领》、1950年颁布的《工会法》中规定了集体合同。但受之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集体合同调整劳资关系的作用被淡化,在各行各业中销声匿迹。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劳资双方的界限愈加明显,矛盾逐步加深。这为我国恢复集体合同制度提供了现实基础。根据集体合同发展的需要,我国在1994年颁布《劳动法》,劳动部颁布了《集体合同规定》,对集体合同做了相关规定。2001年修订的《工会法》也明确工会有权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集体合同设置了专门的章节。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都为我国集体合同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层面的保障。 自《劳动法》颁布至今已过去20年,,在这20年里集体合同从无到有,基本实现了企业、行业以及区域性的覆盖。但在集体合同广覆盖的背景下,一方面因集体合同引发的争议少之又少,另一方面罢工等群体性争议事件却层出不穷。事情的背后反映的是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失灵。 为探讨并尝试解答这一问题,文章分为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从集体合同的性质入手,整理各国关于集体合同性质的代表性学说,并加以评价。第二章主要介绍集体合同效力理论的发展历程,分为国外理论的发展与我国对国外理论的借鉴两块。第三章介绍当前我国学界集体合同效力形式理论的不同学说,包括双重效力说、一重效力说与三重效力说。第四章在对前述集体合同效力形式学说的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作者对集体合同性质的认识,并试图构建我国集体合同效力制度,并回答导言部分提出的问题。
【关键词】:集体合同性质 集体合同效力 规范性效力 债权性效力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导言9-13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9-10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三、 研究方法11-12
  • 四、 创新之处12-13
  • 第一章 集体合同的性质13-21
  • 第一节 各国代表性学说概述13-18
  • 一、 英国的“君子协定说”13-14
  • 二、 瑞士的“契约说”14-15
  • 三、 美国的“劳工法学说”15-16
  • 四、 德国的“劳资自治法规说”16-17
  • 五、 法国的“契约与规范结合说”17-18
  • 六、 前苏联的“管理协议说”18
  • 第二节 对以上各代表学说的评价18-21
  • 一、 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演进18-19
  • 二、 在欧陆法系国家的演进19-20
  • 三、 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演进20-21
  • 第二章 集体合同效力概述21-28
  • 第一节 集体合同效力涵义21
  • 第二节 集体合同效力理论的发展历程21-28
  • 一、 域外集体合同效力理论发展21-26
  • 二、 我国对域外集体合同效力理论的三次借鉴26-28
  • 第三章 我国集体合同效力形式理论争鸣28-33
  • 第一节 双重效力说28-30
  • 一、 债权性效力部分29
  • 二、 规范性效力部分29-30
  • 第二节 一重效力说30-31
  • 第三节 三重效力说31-33
  • 一、 规范性效力部分31-32
  • 二、 债权性效力部分32
  • 三、 组织性效力部分32-33
  • 第四章 我国集体合同效力制度构建33-40
  • 第一节 对我国集体合同性质与效力的反思33-34
  • 第二节 我国集体合同效力制度构建34-40
  • 一、 规范性效力部分34-37
  • 二、 债权性效力部分37-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3-44
  • 后记44-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J];山东劳动保障;2000年Z1期

2 ;四川省集体合同条例[J];劳动理论与实践;2000年07期

3 ;关于《四川省集体合同条例》的贯彻意见[J];劳动理论与实践;2000年11期

4 王向前;论集体合同的级别和内容[J];平原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荣臻;;集体合同重在落实[J];兵团工运;2001年02期

6 佚名;签订集体合同中的女工权益保护[J];中国职工教育;2002年04期

7 ;坚持“共识、共商、共动”推进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工作的落实[J];中国职工教育;2002年12期

8 黄远志;;把集体合同纳入法制化轨道[J];工友;2002年06期

9 ;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总工会关于加强集体合同报送工作的通知[J];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2003年08期

10 ;自治区集体合同条例[J];新疆人大;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象珍;;集体合同,关键在于履约[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集体合同》是我们企业促进企业发展 维护职工利益的有效载体[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陆占奇;集体合同期待突破实效性瓶颈[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2 胡孝高 邱仁存;全面推行集体合同 促进劳动关系稳定[N];青岛日报;2005年

3 郑 刚;德国与丹麦集体合同及其立法[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集体合同比劳动合同效力大[N];人民日报;2003年

5 正义;民工能享受集体合同待遇吗?[N];汕头日报;2005年

6 记者 张敏;自治区人大执法检查组检查我市企业集体合同条例落实情况[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7 通讯员 王世杰;全总:太原—热集体合同办法应推广[N];中国电力报;2006年

8 常宁;一航黎明用集体合同保护女职工特殊权益[N];中国航空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国庆 通讯员  庞祖实;企业就是家[N];中国邮政报;2006年

10 袁飞;上海地方立法力推集体合同协商制[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明伟;我国集体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安帆;集体合同[D];四川大学;2004年

3 李文军;集体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4 朱可;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朱丽娜;论集体合同主体制度的完善[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严玮;集体合同主体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7 殷建华;中国集体合同的现状及问题的解决[D];内蒙古大学;2008年

8 杨洋;集体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9 闭应波;论我国集体合同中工会的主体地位[D];宁波大学;2014年

10 高凌霄;我国集体合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集体合同效力形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11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c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