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我国环境法引入美国环境公民诉讼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2 17:34
  环境公益诉讼是西方发达国家一项重要的环境法律制度,是指私人或组织以及政府机关等授权法律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为了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针对侵害环境行为提起的诉讼。目前,在世界各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中,美国环境公民诉讼制度最具特色,其立法规定与司法实践较为完善和成熟。因此,对美国环境公民诉讼制度进行研究是研究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对于解决我国环境损害基本问题、应对WTO竞争挑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传统诉讼法只允许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提起诉讼,因而,环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缺乏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民环境权的实现,限制了公民广泛参与环境保护以及对我国环境执法的有效监督,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立法上尚属“空白地带”,司法实践中的混乱迫切呼唤环境公益诉讼的出现。 本文分析了在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介绍了我国法律中的相关规定及其存在的缺陷以及我国司法实践中对该类案件的处理方法。同时,本文在详细介绍美国环境公民诉讼制度的基础上,对于在目前状况下建立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提出了... 

【文章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正文
    一、环境公益诉讼概述
        (一) 公益诉讼溯源
        (二) 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特征
            1、概念
            2、特征
                (1) 环境公益诉讼是为公共利益提起的诉讼
                (2) 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原告可以是与侵害后果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任何组织和个人
                (3) 环境公益诉讼的被告既包括一般的民事主体,也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
                (4) 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国家干预的成份明显高于私益诉讼
                (5) 环境公益诉讼的功能具有明显的预防性质,同时兼具补救功能
        (三) 环境公益诉讼的法理基础
            1、公共信托理论的提出
            2、环境权理论的提出
            3、适当程序论
            4、国家作为环境公共利益代表的局限
        (四) 环境公益诉讼的意义
            1、环境公益诉讼体现了环境民主
            2、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有助于弥补国家环境行政管理的漏洞和更好的实施环境保护法律
            3、环境公益诉讼节约了司法资源
    二、美国环境公民诉讼
        (一) 美国环境公民诉讼的产生与发展
        (二) 美国环境公民诉讼的主要内容
            1、公民诉讼中的原告
            2、被告的范围
                (1) 被告包括
                (2)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被诉事由的“可审查性”
                (3) 以污染源为被告的公民诉讼,法律规定的“违反”是仅指正在发生的“违反”,还是也包括过去的“违反”?
            3、诉讼保障措施
                (1) 通知要求
                (2) 行政措施前置要求
                (3) 违法行为一般应是“重要”的违法行为
            4、举证责任
            5、费用承担
            6、救济
                (1) 禁令
                (2) 采取补救措施(Remedies)
                (3) 罚款
            7、公民诉讼中的和解
        (三) 美国环境公民诉讼的实行情况
    三、环境公益诉讼引入我国的必要性及立法建议
        (一) 我国现行法律中的相关规定及其局限性
            1、我国行政诉讼法中的相关规定及局限性
            2、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规定及其局限性
            3、环境基本法及单行环境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及其局限性
        (二) 环境公益诉讼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三) 环境公益诉讼引入我国的必要性
            1、可以促进环境监管机关依法行政,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2、可以促进公民法律意识和环境意识的提高
            3、是推动我国环境立法水平,完善我国环境法体系的需要
        (四) 环境公益诉讼引入我国的立法建议
            1、立法形式问题
            2、立法指导原则
                (1) 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力量原则
                (2) 适当限制原则
                (3) 国家适当干预原则
            3、起诉人资格及起诉人范围分析
            4、举证责任
            5、费用承担
            6、诉讼保障措施
                (1) 告知义务
                (2) 行政程序前置
                (3) 起诉应以被诉行为违法为条件
            7、违法者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
        (五) 相关制度建设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严格的起诉资格规则——以鲁坚案为中心析美国环境公民诉讼[J]. 陈冬.  环境资源法论丛. 2004(00)
[2]公益诉讼制度:公民参加国家事务管理的新途径──从重庆綦江“彩虹桥”倒塌案说开去[J]. 韩志红.  中国律师. 1999(10)



本文编号:3622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622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d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