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我国民法法源_《山西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28 13:39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民法法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西大学》 2006年

论我国民法法源

张豪  

【摘要】:民法法源理论是民法学的基础理论问题,同时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法源问题的深刻性及抽象性,人们往往有意无意并一以贯之地认为它属于法理学的研究范畴;同时,又因其与民事诉求的密切关系,学者们往往注目于它的程序性特征,逐渐将其淡出了民法实体研究的视野。这种研究状况造成了长期以来民法法源的混乱,以及法律上的法源与事实上法源的脱节与冲突,更为主要的是导致了民法实务界在民法适用观念上的错乱和适用水平整体上的低下,进而导致民法制度设计在审判实践中的落空与扭曲,民法的精神和理念难以通过审判实务植根于市民社会的生活中去。所以,对民法法源问题的深刻研究,不仅可以廓清目前民法渊源的混乱局面,明达和规制各法源的效力,阐明和规范民事审判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更能通过甄别、取舍法源,探寻新的法源,使民法得以完成由静态的法向“活法”的迈进进程。 本文由五部分构成,详尽充分地论证了我国民法法源的现状及应然走势。第一部分从法源概念切入,考察了法源的多层含义及在部门法角度的适格内涵,并进一步深入揭示了民法法源的功能;第二部分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视角审查了民法法源的走向,以此宏观路径为背景,对开放性的民法法源观从法哲学背景、成文法规范的特点、民事审判的核心特征、法律适用的演进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合理性论证,提出了我国民法法源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是文章的重点与创新之处,这部分不仅考察了目前我国民法法源的存在状态及其冲突与消解,而且对这种布局进行了理论、实证分析,对我国的民法法源体系进行了考证和整合。在制定法法源方面,提出了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中私法自治与国家管制的对接问题,民事性行政规章的限制适用,否定了宪法作为民法法源的实证地位;在非制定法法源方面,分析了习惯法在审判实践中作为法源的构成要件,判例制度替代司法解释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从法理在法体系中的存在态样分析了其作为民法法源的功能实现;并从制定法体系内的法源冲突、非制定法体系内的法源冲突及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的冲突入手,分析了这些冲突的消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3
【目录】:

  • 引言12
  • 一、法源的概念及功能12-14
  • (一) 法源概念的确定12-13
  • (二) 法源的功能13-14
  • 二、民法法源的现代发展趋势14-22
  • (一) 从封闭性法源向开放性法源的历史演进14-16
  • (二) 民法法源现代发展的法哲学背景16-18
  • (三) 开放性民法法源的合理性证成18-22
  • 1. 成文法局限性对开放性法源的需求18-20
  • 2. “有权利必有救济”的民法理念对开放法源的需求20-21
  • 3. 法律适用的演进性对开放性法源的需求21-22
  • 三、我国民法法源的表现形式22-49
  • (一) 民法的制定法法源23-33
  • 1. 法律、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24-25
  • 2. 民事性行政规章作为民法法源地位的限制25-29
  • 3. 宪法作为民法法源地位的否定29-33
  • (二) 民法的非制定法法源33-49
  • 1. 司法解释法源功能的局限与先例制度的补救33-41
  • 2. 习惯法法源地位之确立与构成要件之明晰41-47
  • 3. 法理作为法源功能的实现47-49
  • 四、我国现代民法法源的冲突及消解49-55
  • (一) 制定法体系内的法源冲突及消解49-53
  • 1. 制定法体系内的法源冲突表现49-50
  • 2. 制定法体系内法源冲突的消解50-53
  • (二) 非制定法体系内的法源冲突及消解53-54
  • (三) 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的法源冲突及消解54-55
  • 五、法的适用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55-58
  • (一) 法的适用中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必然性55-56
  • (二) 规制法官自由裁量权的途径56-58
  • 结语58-60
  • 参考文献60-66
  • 发表文章目录66-67
  • 致谢67-68
  • 个人简介68-69
  • 承诺书69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玉梅;对峙中催生的情法平衡——对一项司法解释的法理思考[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吴彦坤;法律解释的效力等级与适用冲突[J];人民检察;2005年07期

    3 胡日亮;;论非公有制经济刑法保护的完善[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4 陈志军;;刑法司法解释应坚持反对类推解释原则[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曹吴清;;对于自首“其他罪行”司法解释的商榷[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2期

    6 朱树英;;律师问答?(七)[J];施工企业管理;2006年08期

    7 康树华;;最新司法解释是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举措和法制建设的重大突破[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04期

    8 方国学;;论欧洲法院的司法解释[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林文清;;交通肇事罪相关司法解释缺陷分析[J];龙岩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张洪波;;对转化型抢劫犯罪主体司法解释的批判解读[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伟;;论国际商事仲裁中适用司法解释的悖论性现象[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2 张崇高;;关于学习贯彻“两高”司法解释(二) 应着力解决好几个问题的思考[A];依法打击和防范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三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张友苏;;从某个司法解释所联想到司法权的不当扩张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第二次立法”现象刍议[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昊;;试论我国现行法律解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5 毛建中;;青少年性犯罪的刑罚谦抑化论争之辨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6 王向和;;规范 完善民事诉讼举证期限制度——《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有关举证期限的解读[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邸万奎;;从司法解释和司法判例看我国专利侵权判定的实践和发展[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8 金自宁;;探析行政法原则的地位——走出法源学说之迷雾[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孔庆德;;论承运人向托运人和收货人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评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10 练姿秀;;《保险法》对保险信息不对称的矫正——兼论《保险法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对此的完善[A];黑龙江省保险行业协会二届理事会换届大会暨三届理事会一次会议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新生;[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6年

    2 记者 徐来;[N];法制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刘爱君 本报通讯员 王颖娜;[N];法制日报;2004年

    4 方家喜 张松;[N];经济参考报;2003年

    5 黄斌;[N];金融时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王霞;[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施琛耀;[N];江苏法制报;2006年

    8 张瑞强 游小兰;[N];江苏法制报;2007年

    9 王睿轩;[N];江苏经济报;2007年

    10 佐琳;[N];人民法院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谢慧;法源视野中的合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李明和;司法解释认识论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纪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郭晶;刑事领域中行政犯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6 张东平;WTO争端解决中的条约解释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蒋涛;罪刑法定下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王利荣;论量刑的合理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严景阳;司法正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晋元;法流失论[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豪;论我国民法法源[D];山西大学;2006年

    2 冯岩岩;软件反向工程合理使用的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邵栋豪;我国刑法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冯丹;法制、人权、宪政[D];苏州大学;2006年

    5 彭莹;论我国司法解释制度存在问题及其完善[D];安徽大学;2007年

    6 李雪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法律渊源地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宋路军;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司法解释之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8 刘俊宽;论刑法适用中的法官解释[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安佳;我国法律解释体制法理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朱燕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审判实务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民法法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6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56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5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