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自媒体背景下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1 05:57
   自媒体的兴起,使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源,公众从信息的旁观者成为了信息的制造者,借助自媒体平台,表达自己的意志,发表自己的见解,深度参与信息的传播与评论,往往能够对事态的发展起到重大的影响。其传播信息的速度快、受众面广,是以往媒体都无法企及的。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我国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但另一方面,也给隐私权的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自身运行机制的过度自由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制不足,导致自媒体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的案例频频发生,给公民的隐私权保护带来不小的冲击。因此,如何在自媒体背景下保护公民隐私权已成为学界所关注的社会议题。本文以自媒体背景下的隐私权保护为切入点,除引言与结语外,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首先对自媒体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分析自媒体的特征,理清隐私权在自媒体背景下表现出的新特点。第二章对自媒体背景下隐私权的侵权主体、侵权特点、以及表现方式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结合典型隐私侵权事例,详细分析自媒体的发展对公众隐私权带来的侵害以及其他潜在风险。第三章从立法与行业自律两个方面入手,厘清我国自媒体背景下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第四章对国外自媒体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制予以概述,以美国行业自律模式与欧盟立法模式为例,对隐私权保护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借鉴其先进经验并探索适应我国实际的自媒体隐私权保护模式。第五章主要探讨自媒体背景下我国个人隐私保护体系的改进路径,即确立隐私权在宪法中的基本权利地位、确立隐私权在民法中权利地位、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模式、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并对完善我国自媒体背景下隐私权保护的路径进行展望。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3;G20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自媒体背景下隐私权概述
    (一) 自媒体界定
    (二) 自媒体特征
        1. 传播主体参与度高
        2. 信息发布受监管少
        3. 传播内容多元性强
        4. 信息传播速度快
        5. 信息内容良莠不齐
    (三) 传统隐私权界定
        1. 独处权说
        2. 信息自决权说
        3. 私生活安宁说
    (四) 自媒体背景下隐私权的特点
        1. 内涵更丰富
        2. 兼具人格和财产属性
        3. 侵权方式多样化
        4. 适用法律范畴扩大
二、自媒体背景下的隐私权侵权
    (一) 侵权主体
        1. 网络服务商
        2. 第三方公司
        3. 自媒体用户
    (二) 构成要件
        1. 侵权行为
        2. 损害结果
        3. 因果关系
        4. 过错
    (三) 表现形式
        1. 非法收集用户信息
        2. 擅自披露他人隐私
        3. 人肉搜索
三、我国自媒体背景下隐私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一) 立法现状与问题
        1. 隐私权的含义不明确
        2. 救济途径有限
        3. 归责原则不合理
    (二) 行业自律模式不成体系
        1. 平台监管缺乏强制力
        2. 与用户权责不平等
        3. 未设置监管机构
四、国外对自媒体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制
    (一) 美国行业自律模式
    (二) 欧盟法规制模式
    (三) 对我国隐私权保护的启示
五、自媒体背景下我国隐私权保护体系的改进
    (一) 确立隐私权在宪法中的基本权利地位
    (二) 确立隐私权在民法中的权利地位
        1. 将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
        2. 确立合理的归责原则
    (三) 健全行业自律体系
    (四) 提高公众的隐私权保护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明;;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危机及其侵权法应对[J];中国法学;2017年01期

2 孟茹;;美国社交媒体平台用户隐私保护的自律与监督机制——以Facebook为例[J];编辑之友;2017年01期

3 张新宝;;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J];中国法学;2015年03期

4 王学辉;赵昕;;隐私权之公私法整合保护探索——以“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隐私为分析视点[J];河北法学;2015年05期

5 宋全成;;论自媒体的特征、挑战及其综合管制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6 刘保玉;周玉辉;;论安宁生活权[J];当代法学;2013年02期

7 王利明;;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J];法学家;2012年01期

8 代玉梅;;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05期

9 裴心雅;;微博侵权行为的法律分析[J];行政与法;2010年07期

10 王泽鉴;;人格权的具体化及其保护范围·隐私权篇(中)[J];比较法研究;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金丹;网络隐私权的私法保护[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瑶;自媒体传播形态下隐私权保护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2 王琳;“自媒体”环境下的隐私权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92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92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3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