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民法典时代格式条款行政规制研究——基于地方性法规文本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0 02:29
  格式条款法律规制包含两大层面,一为个别合同关系微观层面,二为整体市场宏观层面。前一层面上的格式条款滥用行为主要由私法加以调整,但私法难以应对整体市场层面的格式条款滥用实践。行政规制摆脱了具体合同关系束缚而直指格式条款本身,在管控格式条款"交易秩序塑造功效"方面独具优势。通过对采集的二十八项地方性法规进行疏解,依次提炼出"规制对象""规制主体""规制手段""法律责任"及"规制效力非免责性"等要点。以前述要点为依据,行政规制功能应定位于"格式条款内容监管",其规制结果不涉及效力评价且无终局性,其基本属性应为管理型规制而非裁断型规制,其主导意旨则应兼具主动性与谦抑性。最终而言,从市场秩序管理角度而非法律争议解决角度审视行政规制,当属认识与完善该机制时的根本立足点。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思路释明
    (一)作为必然选择的格式条款行政规制
    (二)作为首选研究路径的地方立法实践
二、格式条款行政规制地方性法规文本疏解
    (一)地方性法规文本整合
    (二) 地方性法规文本解读
        1.行政规制对象
        2.行政规制主体
        3.行政规制手段
            (1)制定示范文本
            (2)拟定格式条款“黑名单”
                ①禁止免责情形
                ②禁止加责情形
                ③禁止除权情形
                ④禁止扩权情形
            (3)格式条款强制备案
                ①强制备案的格式条款类型
                ②免于备案的格式条款类型
                ③备案机关
                ④备案时间
            (4)提出修改建议
                ①提出修改建议的形式
                ②收到修改意见后的反馈
            (5)举行异议听证
                ①听证申请批准
                ②听证时的公众参与
            (6)拒不修改时的警示公告
            (7)接受申诉、举报、处理建议、司法建议
        4.法律责任
            (1)使用人责任
            (2)规制主体责任
        5.规制效力非免责性
三、格式条款行政规制地方立法经验总结
    (一) “格式条款内容监管”之功能定位
    (二) 效力评价禁止与规制结果非终局性
    (三) 管理型规制之基本属性定位
    (四) 主动性与谦抑性并举之规制意旨定位
四、结论



本文编号:3766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766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c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