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中的赔礼道歉

发布时间:2023-03-28 20:50
  赔礼道歉在我国存在的历史悠久,其源于道德领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成功的实践经验基础。加之其宣泄情绪、抚慰创伤,惩戒教化、自我救赎,教育警示、止争息讼等对受害人、侵权人、社会大众三方面的重要功能作用,逐渐法律化为一种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成为中国特色。自赔礼道歉入法后,理论争议不断,关于是否可强制执行的争议尤为突出,司法实践中赔礼道歉的适用存在一定的混乱,执行困境也屡见不鲜。只有对赔礼道歉的内涵有清晰的了解,掌握其核心要义,才能够更好地适用赔礼道歉,并最大化地发挥其功能效用。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正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梳理赔礼道歉的核心要义。从赔礼道歉的内涵出发,探究道德视角下赔礼道歉与法律视角下赔礼道歉含义的特点与区别,并通过研读参考国外学者对赔礼道歉的内容及有效要件的剖析,得出赔礼道歉的核心组成要素是承认错误,表达歉意,只有真诚的赔礼道歉才有意义。第二部分分析赔礼道歉法律化为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原因。赔礼道歉能够从道德领域脱颖而出作为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上升到法律领域,是礼制传统历史文化背景,解放时期成功实践经验总结、赔礼道歉的重要功能及赔礼道歉的心理基础三方面有利条件共...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作为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赔礼道歉之内涵
    一、道德视角下的赔礼道歉
    二、法律视角下的赔礼道歉
    三、赔礼道歉的核心要义
第二章 作为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赔礼道歉之入法原因
    一、从历史文化背景分析
        (一)礼治传统观念的延续
        (二)解放时期成功经验总结
    二、从赔礼道歉的功能分析
        (一)受害人角度:宣泄情绪、抚慰创伤
        (二)侵权人角度:惩戒教化,自我救赎
        (三)社会角度:教育警示,止争息讼
    三、从赔礼道歉的心理基础分析
第三章 赔礼道歉的可强制执行之理论争鸣
    一、肯定说
        (一)赔礼道歉强制执行的必要性
        (二)赔礼道歉强制执行的正当性
        (三)赔礼道歉强制执行的可行性
    二、否定说
        (一)违背赔礼道歉核要义
        (二)陷入合宪性质疑
        (三)同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强制执行方式混淆
    三、折中说
第四章 作为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赔礼道歉之适用
    一、赔礼道歉的适用范围
        (一)赔礼道歉的适用主体包括法人及其他组织
        (二)现行法律框架下有关赔礼道歉的适用范围解读
        (三)民法典背景下赔礼道歉的“公因式”地位
        (四)赔礼道歉适用范围之限制因素:过错及精神损害
    二、赔礼道歉的适用形式
        (一)赔礼道歉适用形式的考量因素
        (二)赔礼道歉的适用形式分类
    三、赔礼道歉的适用路径
        (一)厘清与相应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适用界限
        (二)严格赔礼道歉适用的条件
        (三)承认赔礼道歉的不可强制性
        (四)建立自愿赔礼道歉的激励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773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773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d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