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居住权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1 00:00
  居住权最早追溯到罗马法,大陆法系国家根据各国国情各自对居住权制度进行了一些改变和突破。在《民法典》颁布之前,我国学者就居住权是否设立的问题一直持续探讨,终于在《民法典》中结合大陆法系和我国法律的特殊性增设了居住权制度体系,立足于权利性质归纳在用益物权项下,规定了居住权的定义、设立、转让、继承、消灭以及法律适用,以六个法律条款构筑了我国居住权制度的框架体系。基于现有居住权制度,学者对居住权制度的细化完善还在继续讨论。《民法典》将居住权规定在物权编,明确了居住权的概念区分于一般意义上的居住权益,赋予其不同于其他房屋债权的物权效力。从居住权的价值层面来讲,居住权制度的出现使得有关居住权的司法案件有法可依,激活了城乡闲置房屋的使用价值,改善了我国现有的住房保障体系,有利于保障弱势群体生活居住需求,其立法具有充分的必要性。但是通过对居住权相关案例的检索以及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居住权制度也存在不足之处:居住权主体范围的不清晰,仅规定了意定设立居住权的方式,未明确法定居住权以衔接《民法典》其他编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未规定法律关系的核心内容即双方具体的权利义务,消灭事由未兼顾对房屋所有人的保护等。为完善我...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 居住权的概述
    2.1 居住权的概念
    2.2 居住权的特征
    2.3 居住权的类型
        2.3.1 法定居住权和意定居住权
        2.3.2 公法居住权和私法居住权
    2.4 居住权制度的适用价值
        2.4.1 回应司法实务的需求
        2.4.2 发挥房屋的使用效能
        2.4.3 满足弱势群体的居住需求
3 居住权制度存在的瑕疵
    3.1 典型案例
        3.1.1 邬某某诉吴某第等居住权纠纷案
        3.1.2 刘某鹏诉刘某奎居住权纠纷案
        3.1.3 孙某波诉王某居住权纠纷案
    3.2 居住权制度存在的不足
        3.2.1 居住权人范围不明确
        3.2.2 双方权利义务未规定
        3.2.3 未明确规定法定居住权
        3.2.4 居住权消灭情形不全面
4 域外居住权制度的比较考察
    4.1 大陆法系
        4.1.1 法国居住权制度
        4.1.2 瑞典居住权制度
    4.2 英美法系
        4.2.1 英国居住权制度
        4.2.2 美国居住权制度
    4.3 域外居住权制度评析
5 完善居住权制度体系的建议
    5.1 居住权人范围限缩于自然人
    5.2 细化双方权利义务
        5.2.1 增设居住权人的优先购买权
        5.2.2 增加房屋所有权人的撤销权
        5.2.3 明确规定双方义务
    5.3 增设法定居住权
    5.4 补充居住权的消灭情形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76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776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b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