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人权法视野下中国艾滋病群体平等保护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2 19:21
  人人生而平等,艾滋病群体亦如是。生命是人类一切活动的起点,生命质量承载着生存与发展。无论历史车轮如何行进、权利理论如何发展,生命与健康的话题始终存在,不同时空被赋予不同内涵。在发展为主题的当下,满足全体人类发展的同时,国家与社会成员将目光更多聚焦于弱势群体,带动其参与社会进程并实现生命价值。其中也包括“弱势中的弱势”:艾滋病群体,他们不仅面对艾滋病本身带来的病情折磨和功能损失,还要面对来自社会广泛的不认可和躲避排挤,他们承受的不仅是疾病痛苦,还有自我否定和外界歧视。在艾滋病慢慢被国际社会接受为一种可控制的常见慢性病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目前仍然存在大量的对于艾滋病群体的污名和歧视,因此在平等尊严、共同发展的健康和谐中国建设面前,我们必须直面当前针对艾滋病的立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运用人权的思维,来逐步完善相关立法并帮助消除歧视。为此,本文基于人权法视角,比较了国际和多国艾滋病立法的实践经验,并对中国艾滋病群体平等保护立法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以供参考。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简述写作背景与研究现状,第二章论述疾病观的变化,从早期落后愚昧的道德宗教模式,到过分强调疾病本身的生物...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
第二章 法理探讨的前提——疾病观念与人权的结合
    第一节 疾病认知观念的变化
        一、道德观念下的疾病
        二、生物医学下的疾病
        三、社会建构下的疾病
        四、人权保护下的疾病
    第二节 我国艾滋病观念的表现和立法的反映
        一、艾滋病观念的落后
        二、艾滋病立法人权理念的不足
第三章 人权观念的法律化—一应对艾滋病问题的必经之路
    第一节 尊严、自由与法权:艾滋病群体权利的来源路径
        一、康德尊严和自由理论
        二、康德法权思想
    第二节 平等保护和特殊保护共存:艾滋病群体人权保护的应有之义
        一、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双重要求
        二、平等保护和特殊保护互为前提
    第三节 生存权与发展权共进:艾滋病群体平等保护立法的必然要求
        一、艾滋病群体生存权利角度
        二、艾滋病群体发展权利角度
第四章 核心权利——健康权视角下艾滋病群体的平等保护立法
    第一节 健康权理论概述
    第二节 健康权、反歧视与艾滋病之间的关系——国际人权条约文本分析角度
        一、基于对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委员会一般性意见的分析
        二、基于对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一般性建议的分析
        三、基于对儿童权利委员会通过的一般性意见的分析
    第三节 艾滋病群体健康权的权利束
        一、艾滋病群体一般健康权
        二、艾滋病群体特定健康权
    第四节 艾滋病健康权平等保护立法的若干核心问题
        一、药物可及性
        二、自愿检测
        三、性伴通知
        四、高危人群行为干预
第五章 创新思路—一艾滋病群体与残疾群体并轨立法保护初探
    第一节 并轨保护的前提:艾滋病与残疾的概念融合
        一、艾滋病群体的“残疾化”
        二、残疾群体对于艾滋病的易感性
    第二节 并轨保护实现后的潜在利好
    第三节 并轨保护的域外立法参考与借鉴
        一、国际法层面并轨保护立法状况
        二、域内法层面并轨保护立法状况
    第四节 我国实行艾滋病和残疾并轨立法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一、转变现存疾病观念
        二、消除群体内部排斥
        三、促进制度性融合
        四、夯实国内认可基础
    第五节 我国艾滋病与残疾并轨保护的立法构想刍议
        一、我国艾滋病与残疾并轨保护立法的现实需求
        二、并轨保护立法路径的中国选择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98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798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4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