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荣誉权及其实现机制

发布时间:2023-04-23 04:50
  荣誉具有言行激励、行为引导和价值整合的功能,荣誉称号作为荣誉的重要载体与表现形式,可以反映出荣誉的实现状况,而荣誉称号的过多、过滥表明荣誉陷入了困境。学界现有的关于荣誉及其本质的研究,是从既有的法律规定和荣誉制度中推导,认为荣誉是国家实现控制的手段。此种认识是对荣誉内在品性的背离,其背后隐藏的是计划体制和人治思维,无法使荣誉挣脱现有困境。重建荣誉制度,须厘清荣誉的内在品性与规律,认清荣誉的本质是为个体服务的,是个人能动性的重要来源,是个体实现自我的重要途径,绝非国家权力的附庸与工具。在此前提下,构建荣誉制度的公共维度,厘清荣誉的权利属性,方能使荣誉的本性得以回归。从荣誉的权利属性来看,现有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民法学界,主要是针对荣誉权的独立性之争抑或身份权或人格权属性之争。事实上,要认识荣誉权,尚需要厘清其与身份认同、尊严之间的某种关联。身份认同可能被认为是强加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的结果,尽管身份认同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了不同的内涵,荣誉在人性中有着更深刻的根基,能融合个人身份认同的变化,但荣誉更多的依旧是来自个体的行动和品质。这意味着荣誉使得每个人有能力决定自己通过何种行为或方式,来保存自己的...

【文章页数】:1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 荣誉的概念和荣誉观
        (二) 荣誉权的概念及性质
        (三) 荣誉制度的变迁
        (四) 小结
    三、研究意义、方法、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四) 创新之处
第一章 荣誉的内在品性
    第一节 荣誉的现代隐微
        一、西方的荣誉决斗
        二、西方荣誉决斗与中国荣誉的隐微联系
    第二节 为什么需要荣誉?
        一、孟德斯鸠的启示
        二、荣誉与认同的内在关联
        三、荣誉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四、荣誉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 荣誉的两个面向
        一、荣誉的中西差异
        二、荣誉的内外维度
    第四节 荣誉的四个结构性因素
        一、个人欲望的展现
        二、荣誉准则的约束
        三、个体理性的悖离
        四、相对稀缺的刺激
第二章 荣誉权的概念厘清
    第一节 荣誉权的法律依据
        一、现行法律中的有关规定
        二、现行法律对荣誉权性质的规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对荣誉权的解释
    第二节 荣誉权的性质辨析
        一、荣誉权独立性之争
        二、荣誉权性质之争
    第三节 荣誉权与名誉权的关系
        一、名誉的概念与特征
        二、荣誉权与名誉权的区别
    第四节 荣誉权和人格权之间的关系
        一、身份权与人格权的区分
        二、人格利益的固有性与人格权说之不足
        三、民法上“身份”之特定意涵与身份权说之不足
        四、荣誉的权利属性:基于“人的尊严”原则的解释
第三章 荣誉权实现机制的内容
    第一节 权利的实现与权利的实现机制
        一、权利的实现
        二、权利的实现机制
    第二节 荣誉权实现机制的制度内容
        一、荣誉的取得制度
        二、荣誉权丧失制度
        三、荣誉权的撤销制度
        四、荣誉权的救济制度
第四章 荣誉权实现机制的制度实践
    第一节 荣誉权实现机制的制度构成及动因
        一、荣誉权实现机制的制度构成
        二、荣誉权实现机制的制度动因
    第二节 荣誉实现机制的制度障碍与现有解决方案
        一、荣誉实现机制的制度障碍
        二、现有措施及解决方案
    第三节 荣誉实现机制的地方制度实践:以广州为例
        一、荣誉制度的地方意义
        二、地方荣誉制度的现状
        三、荣誉实现机制的地方制度实践的问题与特点
第五章 荣誉权实现机制的救济制度
    第一节 司法实践中荣誉权纠纷
        一、理论上的荣誉权类型
        二、司法实践中荣誉纠纷具体情形
    第二节 司法实践中的问题
        一、荣誉的实践意涵
        二、司法实践中的问题
        三、关于问题的解释
        四、问题解决的可能路径
第六章 荣誉权实现机制的完善
    第一节 深化荣誉理论研究
        一、当前主要荣誉概念
        二、荣誉的性质
        三、荣誉概念要素的补足
    第二节 完善荣誉权立法
        一、完善荣誉权保护制度
        二、完善荣誉权的具体规范
    第三节 荣誉制度的重构与完善
        一、荣誉制度考量标准
        二、荣誉制度的地方创新经验
        三、荣誉制度的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799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799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5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