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生态环境侵权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建构

发布时间:2023-05-13 20:08
  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首次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以来,《侵权责任法》、《食品安全法》、《商标法》等也陆续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制度,且惩罚性赔偿在侵权领域还有继续扩大适用之趋势,使得我国关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研究还有长足的发展空间。在实践中,受经济利益地驱动存在着不少生态环境侵权人故意侵权的行为,环境污染责任中的补偿性赔偿已难以对生态环境侵权行为形成有效的惩罚和震慑,因此,需要引入惩罚性赔偿加大侵权人的违法成本,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合法权益。生态环境侵权领域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既是对《民法总则》中“绿色责任”的具体细化和落实,又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生态平衡,推动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处引言和结语外,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侵权民法救济的困境。在立法上,我国对生态环境侵权的民法救济主要规定在《侵权责任法》的第八章,对受害人的救济方式是补偿性,补偿性赔偿存在赔偿金额过低缺乏对故意侵权人的有效惩戒以及对受害人维权积极性的激励;在现实社会中,生态环境侵权人通过侵权行为往往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仅仅对受害人承担补偿性的赔偿责...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侵权民法救济不足的困境分析
    (一)我国生态环境侵权民法救济的实践困境
        1.侵权人侵权成本过低
        2.对受害人救济不充分
        3.重填补而轻惩戒与预防
    (二)当前生态环境侵权私法规制乏力的原因分析
        1.对侵权人的惩戒力度不够
        2.受害人寻求民法救济的积极性不足
    (三)惩罚性赔偿与生态环境的民法保护
        1.惩罚性赔偿的内涵界定
        2.惩罚性赔偿的基本特征
        3.惩罚性赔偿有助于强化生态环境的民法保护
二、生态环境侵权引入惩罚性赔偿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环境侵权引入惩罚性赔偿的哲学思考
        1.中国古代传统哲学观
        2.西方近现代哲学认知
    (二)生态环境侵权引入惩罚性赔偿的社会学理论基础
    (三)生态环境侵权引入惩罚性赔偿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1.侵权人承担责任的可能性低于100%
        2.侵权人可能获得被忽略的收益
        3.受害人的损失可能被低估
    (四)生态环境侵权引入惩罚性赔偿的法理依据
三、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
    (一)侵权人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
    (二)侵害行为具有违法性
    (三)损害后果严重性
    (四)因果关系
    (五)抗辩事由
        1.不可抗力
        2.受害人故意
        3.第三人原因
四、我国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具体构建
    (一)责任主体
        1.自然人
        2.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二)惩罚性赔偿金的数额确定
        1.惩罚性赔偿金数额的计算方法
        2.确定惩罚性赔偿金的考量因素
    (三)惩罚性赔偿金的归属
        1.惩罚性赔偿金归原告为主
        2.惩罚性赔偿金归环境公益诉讼基金为辅
    (四)我国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条设计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16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816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1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