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民法中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29 02:18
  诉讼时效制度起源于罗马法中的裁判官制度,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该制度产生的最初目的已不复存在,但其却在历史的发展中有了新的存在意义。我国民法中,对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直没有明确规定,而在2017年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中,针对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进行了具体规定,弥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中诉讼时效适用范围不明的缺陷。关于诉讼时效的立法目的,我国通说为“三目的说”,即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作为证据之代用、稳定社会经济关系,但立法目的与制度价值即制度能够达到的效果是有区别的。诉讼时效的立法本意并非“三目的说”的内容,这只是诉讼时效限制所实现的效果,而公平和秩序才是诉讼时效的主要立法目的。判断何种情形下不应适用诉讼时效,应当遵循“权利基本属性说”,即结合权利性质与诉讼时效的立法目的来判断。为此,从民事权利的角度出发,分别对支配权、形成权、抗辩权以及请求权的性质进行研究,总结出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对比我国民法中的规定即可发现,部分不应适用诉讼时效的权利在《民法总则》及其他规定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条文中未涉及到。为此,我们...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域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民法中关于不适用诉讼时效情形的规定
    2.1 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
    2.2 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2.3 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2.4 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第3章 对诉讼时效理论的新认识
    3.1 诉讼时效的基本认识
        3.1.1 诉讼时效的含义
        3.1.2 诉讼时效的历史渊源
        3.1.3 诉讼时效的制度价值
    3.2 对“三目的说”的质疑
        3.2.1 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
        3.2.2 作为证据之代用
        3.2.3 稳定社会经济关系
    3.3 “权利根本属性说”的提出
        3.3.1 诉讼时效适用范围概述
        3.3.2 如何判断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第4章 权利角度下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分析
    4.1 支配权
        4.1.1 支配权的性质
        4.1.2 支配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4.2 形成权
        4.2.1 形成权的性质
        4.2.2 形成权适用除斥期间
    4.3 抗辩权
        4.3.1 抗辩权的性质
        4.3.2 抗辩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4.4 请求权
        4.4.1 债权请求权
        4.4.2 物权请求权
        4.4.3 人格权请求权
        4.4.4 身份权请求权
        4.4.5 知识产权请求权
第5章 对民法有关规定的评析与完善
    5.1 《民法总则》相对于《民法通则》的进步之处
        5.1.1 在立法上弥补了空白并留出空间
        5.1.2 便于法律的适用
    5.2 现有规定存在的不足
        5.2.1 缺少原则性规定
        5.2.2 规定不够全面
        5.2.3 制度内部不协调
    5.3 完善措施
        5.3.1 明确诉讼时效适用的法律原则
        5.3.2 细化其他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
        5.3.3 优化诉讼时效制度的结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143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9143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5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