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危惧感说的规范论基础及新冠病毒疫情背景下的司法适用

发布时间:2022-12-07 07:20
  过失不仅是一种主观心理态度,而且是一种行为。因此过失犯的行为规范并非一种虚无的"禁止引起某种结果",而是"以具有认识可能性的危险状况的存在为前提,当行为人认识到或可能认识到该行为可能导致法益侵害发生时,就应当为了回避该侵害而谨慎地实施或不实施该行为"。之所以误认为危惧感说会不当地扩大处罚范围,是因为混淆了两种"预见可能性"的含义。在我国当前大型责任事故不断发生特别是新冠病毒疫情的背景下,危惧感说具有广阔的适用空间。以抽象的预见可能性为前提,判断结果回避义务的过程就是过失的认定过程,同时也是选定过失犯处罚主体的过程,但在这一认定过程中,应适当考虑积极的一般预防这一刑事政策目标。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过失犯的规范构造
    (一)旧过失论的构造及其归结
    (二)新过失论的主张及其归结
    (三)危惧感说的构造及其规范论基础
三、新冠病毒疫情背景下危惧感说的司法适用
    (一)案情简介
    (二)问题点及其分析
四、结语



本文编号:3712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712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8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