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类犯罪客观方面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8 17:37
  网络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以及新媒体已然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为主要的渠道,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的资讯,人们皆可轻松获取。然而就在网络以及新媒体为人们的交流以及信息交换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被动”成为一些“有心的”不法分子进行散播谣言的利器。随着互联网、移动通讯工具等新型传播媒介的兴起,谣言借助这些新型媒介,使得其传播速度变得更为迅速,影响范围也愈加广泛,其破坏性不容小觑。对于日益猖獗的利用网络及其他媒体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法律正在加大处罚力度,《刑法修正案(九)》更是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确立下来。自该罪名被增设之后,我国现行《刑法》中关于专门规制造谣传谣等违法行为的,共有三项罪名,分别为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以下合称为“三项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犯罪”或“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类犯罪”),从而形成了基本的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行为的刑事规范体系。依照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这三项罪名的客观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将这三项罪名的客观方面放至一起...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框架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行为概述
    第一节 对于“虚假信息”的认定
        一、“虚假信息”与“谣言”辨析
        二、“虚假信息”的特征
        三、“虚假信息”的判定标准
    第二节 对于“编造、传播”的认定
        一、“编造”行为的概念界定
        二、“传播”行为的概念界定
    第三节 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行为的特征
第二章 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类犯罪客观方面差异比较
    第一节 行为方式的差异
        一、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的行为方式认定
        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行为方式认定
        三、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行为方式认定
    第二节 犯罪对象的差异
        一、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的犯罪对象
        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对象
        三、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犯罪对象
    第三节 危害结果的差异
        一、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的危害结果
        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危害结果
第三章 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类犯罪客观方面规定的体系性不足及完善建议
    第一节 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类犯罪客观方面规定的体系性不足
        一、犯罪对象界定不清晰
        二、犯罪对象的范围缺乏广度
        三、犯罪行为中传播途径的表述不统一
        四、罪名之间的协调性存在不足
        五、罪名设置的类型化不足
    第二节 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类犯罪客观方面细化规定完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基于《刑法修正案(九)》的解读[J]. 苏青.  当代法学. 2017(01)
[2]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刑法规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 刘宪权.  法学家. 2016(06)
[3]新媒体下的虚假信息犯罪[J]. 哈书菊,张淇.  知与行. 2016(05)
[4]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客观方面反思与立法完善[J]. 时斌.  学术探索. 2016(05)
[5]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制裁思路——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相关条款[J]. 时斌.  政法论坛. 2016(01)
[6]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犯罪的罪名体系调整思路——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背景[J]. 李怀胜.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7]关于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实务研究[J]. 王尚明.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5(03)
[8]论网络虚假信息的刑法规制[J]. 廖斌,何显兵.  法律适用. 2015(03)
[9]论刑法对网络造谣行为的规制——以对“公共秩序”法益的理解为切入点[J]. 侯帅.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4(05)
[10]论我国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刑法规制[J]. 赵秉志,徐文文.  当代法学. 2014(05)

硕士论文
[1]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中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行为[D]. 曾涛.湘潭大学 2016
[2]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客观方面研究[D]. 钱骎.华东政法大学 2016
[3]网络谣言犯罪的刑法规制[D]. 艾涛.华东政法大学 2016
[4]利用信息网络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行为刑法规制研究[D]. 卢恒飞.华东政法大学 2015
[5]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客观方面的司法认定研究[D]. 刘晓倩.华东政法大学 2015
[6]网络谣言的刑法分析及其立法完善[D]. 王锐园.中国政法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722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722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2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