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法应对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7 20:23

  本文关键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法应对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扬州大学》 2012年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法应对研究

陆阳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社会正处于转型变革期,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剧烈变动,使社会积累的各种矛盾迅速尖锐化,导致群体性事件的不断产生,有的甚至愈演愈烈。数量上升、规模扩大、参与人员多样化,使得防范和应对群体性事件难度加大。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应对群体性事件已成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一个难题,同时也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课题。虽然我国一些部门法和条例对处置群体性事件略有规定,但是部门法之间不协调不统一各地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采取政策不一致,使得群体性事件得不到根本上解决。因此,深入研究群体性事件,从法律角度尤其是行政法的视角来分析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再根据行政法的一些相关原则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探寻出防范和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法律制度很有现实意义。 除导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类型和特点。首先是对群体性事件的界定,是指为特定目的而聚众实施的,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集会、游行、集体上访及对抗冲击党政机关等侵害国家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非法集群行为。着重对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划分,并由此导出本章所针对的群体性事件的类型。第二部分:从行政法的角度分析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法律原因,包括从主观原因、制度原因、政策原因等方面进行阐述,其中具体分析了制度原因,包括行政立法不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行政司法制度方面的不足引发了群体性事件。第三部分:阐述了防范和应对群体性事件应当遵守的行政法四大基本原则的基本内涵,结合一些具体的群体性事件来说明行政主体在防范群体性事件必须依据四大基本原则的必要性。第四部分:提出一些完善相关行政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和措施,例如完善相关的立法,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保证行政诉讼的公正性,并提高官员和民众的法治意识等一系列的行政法相关措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公丕祥,刘敏;论司法公正的价值蕴含及制度保障[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2 张诚;;比例原则与行政执法之改进[J];法制与社会;2009年17期

3 范明;中外“群体性事件”问题比较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刘亚静;;群体性事件相关概念之界定[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黄凌娟;;群体性事件概念之简析[J];公安教育;2007年03期

6 郑学祥;;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钟荣丙;;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的系统构成与完善重点[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8 万川;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孟庆英;;论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及预防[J];理论探索;2006年06期

10 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倪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法律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仲雯;关于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娟;;透析听证制度——兼对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的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罗昕;;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争议、比较、评论与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章志远;;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命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钟祖凤;;试论行政补偿的基本原则[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宋贻强;;司法职业共同体与我国司法现代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朱丽琴;实现行政程序法公正原则的制度设计[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吴洁;;略谈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扩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崔辉;;论行政补偿基本原则的重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李晖;;试论情势变更后的行政复议审查[J];北方法学;2007年05期

10 陈聪;;紧急状态下人权克减的法律规制[J];北方法学;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秀梅;;群体性事件的治理与基层领导管理能力的提升[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健一;;公共管理中新的利益表达——汕头市行业组织实证研究[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3 李炳辉;;权力控制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困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王二平;;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学分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5 孙泳;;公私法冲突的司法选择——论行政合同诉讼中混合性司法规则之构建[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徐军;江厚良;;论行政法上的类推适用:以类推适用民法规范为中心[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宋黎晓;闫林;白云;;论行政不作为的合法性审查——以课以义务诉讼案件审理模式为中心[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周公法;;论行政法领域的类推适用[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10 施国庆;余芳梅;徐元刚;孙中艮;;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群体性事件的分类[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翔;商事登记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齐睿;我国征地冲突治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陈华;互联网社会动员的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赵鲲鹏;公民参与乡镇治理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婧婧;宪政视野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刘虹;控制与自治:美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方文晖;我国大学章程制定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冲;司法赔偿制度要论[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晰策;大学生权利救济[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小娜;论行政授权[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佳莹;建立服务型政府背景下行政执法制度的相关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卢淑珍;论行政调查的法律救济[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建波;;论行政执法的内部制约与监督[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2 王书成;;比例原则之规范难题及其应对[J];当代法学;2007年06期

3 于建嵘;;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1期

4 徐栩;梁剑;;行政法制现代化视野中的行政执法监督[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杨小君;二十世纪西方国家行政权的扩张[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6 李琦;冲突解决的理想性状和目标——对司法正义的一种理解[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福建警察学院课题组;胡宝珍;张光宇;;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对策研究[J];福建法学;2007年03期

8 李琦;;转型中国的修宪困境与政治正当性[J];法商研究;2006年04期

9 高琦;;对当前群体性事件的一些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7年06期

10 邹长峰;盛风亮;;浅谈群体性事件[J];法制与社会;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义 ,周国梁;山东省公安机关集中开展处置群体性事件专题研讨培训[J];公安教育;2001年12期

2 林金荣;争取把更多的群体性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天台县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实践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3 叶国兵;;用和谐理念指导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J];公安教育;2008年04期

4 廖海青;;如何面对“群体性事件”?[J];南风窗;2009年05期

5 王鲁军;张闻一;;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J];政工研究动态;2009年11期

6 王锡锌;;从“管理”走向“参与”的转变[J];人民论坛;2009年16期

7 燕继荣;;诊断群体性事件的三种理论依据[J];人民论坛;2009年22期

8 王顺美;;提升公权力公信力与防范群体性事件是正向关系[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S2期

9 ;劳资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加[J];共产党员;2010年02期

10 曹英;;群体性事件中信息处理的策略[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2 甘永平;郭淑娟;;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探讨[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延芳;;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力;;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甲文;;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罗恩源;丁胜;;群体性事件中的民生性问题思考:以贵阳市为例——基于社会变迁理论的视角[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朱华东;张慧玲;;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周松青;;群体性事件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探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詹祖良;;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反思詹祖良[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杨泽鹏;;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治理防范问题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N];贵阳日报;2009年

2 陕西省白河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 阮家军;[N];西部法制报;2010年

3 吉林省公安厅厅长 陈占旭;[N];人民公安报;2001年

4 倪晓;[N];法制日报;2007年

5 信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 张传明;[N];今日信息报;2007年

6 洪茂琼;[N];巢湖日报;2007年

7 董倍宏;[N];陇南日报;2008年

8 陈立雄;[N];广西日报;2008年

9 王德聪;[N];毕节日报;2008年

10 江玲玲 月航 李超;[N];常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纯平;新世纪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吴亮;中国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洁;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韩峙;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群体性事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赐江;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润喜;我国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防控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徐小江;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的农民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李伟;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奇歆;农村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马国峰;中国农村群体性事件治理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杜桥省;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刘志杰;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钟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报道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骆毅;新世纪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黄杜;博弈论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吕嘉琳;我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分析及路径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文馨;群体性事件中地方政府角色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法应对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9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79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9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