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社会参与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3 18:08
  大气污染问题是我国现阶段亟待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因为大气无时无刻不在流动,大气污染逐步以区域性和复合型的形式呈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方式。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已基本上被广泛的认可为大气污染防治的必经路径,要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则必须进行联防联控。因此,有大量学者研究关于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构建与完善问题,但目前学界和实践中研究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角度,大多都是从政府治理的角度进行阐述,从而忽略了社会这一重要主体。大气污染问题如果得不到控制,将会危及身处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个体,所以其本质上属于社会问题。研究并完善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社会参与机制,对于扩大并巩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统一战线意义匪浅。在我国行政管理、地方性法规、法律等方面,均体现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从政府独治到多元共治,体现了社会参与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必要性与科学性。公众参与与社会参与是两个相互交叉的概念,社会参与强调社会主体形成“合力”,强调不同社会主体能发挥不同的作用,社会参与的内容相对广泛。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政府、市场、社会多种治理手段的融合,以有效地克服单一依靠市场或政府的不...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社会参与机制概述
    一、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历史沿革
    二、社会参与相关概念辨析
        (一)社会参与
        (二)社会参与与社会治理
        (三)社会参与与公众参与
    三、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社会参与机制的理论依据
        (一)多中心治理理论
        (二)社会协同理论
        (三)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理论
第二章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社会参与的现状与不足
    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社会参与的立法与政策
    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社会参与的实践
        (一)北京奥运会
        (二)上海世博会
        (三)APEC会议
        (四)阿里巴巴“蚂蚁森林”
    三、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社会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参与主体缺位
        (二)社会参与主体缺乏参与机会
        (三)参与方式被动
        (四)参与内容不丰富
        (五)参与模式不科学
第三章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社会参与的域外经验
    一、多元化的大气污染防治社会参与主体
        (一)美国
        (二)日本
        (三)欧盟
    二、主动化的大气污染防治社会参与方式
        (一)美国
        (二)日本
        (三)欧盟
    三、丰富的大气污染防治社会参与内容
        (一)美国
        (二)日本
        (三)欧盟
    四、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章 完善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社会参与机制的建议
    一、提高社会主体参与能力与意识
    二、增强社会参与的主动性
    三、丰富社会参与内容
    四、完善社会参与科学模式
        (一)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教育和培训机制
        (二)完善社会参与的激励和促进机制
        (三)建立社会参与协商民主机制
    五、畅通社会参与救济途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35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835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2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