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山东省县域工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时空耦合及调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9 21:00
  工业反哺农业是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工业化持续高速增长不同的是,农业发展一般会处于波动性的增长状态,工农业发展不平衡会导致工农关系失衡、城乡差距扩大、资源继续从农村流向城市以及社会问题频发。山东省作为工业强省,2020年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县”的县(市)就高达14位,县域工业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受制于资金、技术以及小农经济等弊端,仍存在诸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并未及时跟上工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目前,山东县域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转型发展阶段,工农协调发展开始产生了新的变化和调整。因此,有效解析山东县域工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间协调发展关系,这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振兴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0-2019年山东县域级面板数据,系统性展开山东省县域工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时空耦合及调控研究。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概念界定以及相关理论、二者间耦合协调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等进行归纳、整理,进而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本文通过构建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以及双向固定模型基础上,检验山东省县域工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时...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民收入增长协调因素相关研究
        1.2.2 工业发展经济效应研究
        1.2.3 县域工业化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工业化
        2.1.2 县域工业化
    2.2 理论基础
        2.2.1 工业化发展阶段理论
        2.2.2 工业集聚理论
        2.2.3 耦合协调度理论
        2.2.4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3 县域工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内在机理分析
第三章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域
    3.2 指标测度与数据来源
        3.2.1 指标测度
        3.2.2 数据来源
    3.3 研究方法
        3.3.1 耦合度模型
        3.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3.3.3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
        3.3.4 其它方法
第四章 山东省县域工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时空耦合特征分析
    4.1 县域工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性
    4.2 县域工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空间格局演化日益明显
        4.2.1 县域工业发展空间格局呈现“由内向外”辐射演变趋势
        4.2.2 不同县域农民收入增长水平空间格局呈现“紧缩”趋势
    4.3 县域工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存在空间依赖性
        4.3.1 两者耦合发展空间自相关性不断增强
        4.3.2 两者耦合发展的局域自相关异质特征日益明显
    4.4 耦合协调特征性分析
第五章 山东省县域工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时空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数据来源、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5.1.1 数据来源
        5.1.2 指标选取
        5.1.3 模型构建
    5.2 实证检验
        5.2.1 基准回归结果
        5.2.2 地区异质性检验
        5.2.3 稳健性检验
    5.3 进一步分析
        5.3.1 模型构建
        5.3.2 回归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和调控对策
    6.1 研究结论
    6.2 调控对策
        6.2.1 加大对于农村多层面的投资支持力度
        6.2.2 加快推动县域财政支农水平提升
        6.2.3 进一步提升各县域的城镇化水平
        6.2.4 做大做强工业来推动以工促农作用发挥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123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8123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d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