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F供电公司同业对标管理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08 18:48
  面对电力体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能源革命、新冠疫情等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国家电网公司于2020年初战略性的制定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国网公司同业对标工作的帷幕自21世纪初展开,公司上下建立了“省—地—县”三维一体的同业对标管理体系,自上而下推行对标管理。随着对标系统的深入,企业的经营过程逐步标准化,企业的各项指数也在不断的更新。开展对标已成为各专业、各单位对比赶超国内外电力行业先进标杆、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方法,成为国家电网公司抓管理、提质量、上台阶的重要介质。而作为对标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地市级供电企业上承省电力公司,下接县级供电公司,地市级供电企业在对标工作中的角色重要性日渐突出。尤其是在公司组织体系经过“三集五大”改革后,同业对标工作逐渐变成地市级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测量仪。但当前国网公司内部对标主要采用整体对标方式,各地市供电公司没有利用同业对标管理的优势,运用PDCA戴明环建立一个反复检查、反复改进的大环套小环的检查改进机制,更没有在此基础上系统的组织开展针对性强、目的性明确的专项提升。这就需要进一步针对供电公司同业对标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开展专项...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标杆管理发展现状研究
        1.2.2 同业对标分析方法研究
        1.2.3 同业对标管理的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1.2.4 同业对标管理对企业管理的提升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标杆管理
        2.1.1 标杆管理概念
        2.1.2 标杆管理法的主要作用
        2.1.3 标杆管理的要素
        2.1.4 标杆管理的分类
    2.2 同业对标管理
        2.2.1 同业对标管理的作用
        2.2.2 同业对标管理的类型
        2.2.3 同业对标的实施步骤
    2.3 PDCA戴明环
        2.3.1 PDCA管理理论概念
        2.3.2 PDCA的八大步骤
    2.4 4M1E分析法
    2.5 鱼骨图分析法
    2.6 AHP层次分析法
        2.6.1 AHP层级分析法简介
        2.6.2 AHP层级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第3章 F供电公司同业对标管理现状分析
    3.1 F供电公司概况
        3.1.1 F供电公司基本情况
        3.1.2 F供电公司机构设置
    3.2 F供电公司同业对标管理体系介绍
    3.3 F供电公司同业对标管理现状
        3.3.1 F供电公司同业对标管理现状分析
        3.3.2 F公司同业对标的排名分析
        3.3.3 F公司业绩对标的关键指标分析
        3.3.4 F公司管理对标的关键指标分析
    3.4 F供电公司同业对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4.1 同业对标指标体系设置问题
        3.4.2 同业对标管理执行阶段问题
        3.4.3 同业对标过程管理问题
        3.4.4 同业对标考核管理工作问题
        3.4.5 对典型经验的总结和应用问题
第4章 同业对标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基于4M1E因素分析法的问题原因分析
        4.1.1 人的分析
        4.1.2 设备分析
        4.1.3 物料分析
        4.1.4 环境分析
        4.1.5 方法分析
    4.2 基于鱼骨图分析法的指标原因分析
    4.3 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权重分析
第5章 F供电公司同业对标管理提升方案
    5.1 全过程指标管控,实现风险预警
    5.2 建立同业对标培训机制,夯实专项提升人才队伍
    5.3 分解责任落实,加强纵横联动
    5.4 细化提升目标设定方式
    5.5 建立全口径对标考核体系,实施对标“双向”激励
    5.6 建立优秀经验遴选机制,推动典型经验应用实践
    5.7 结对互学,搭建多维交流学习平台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61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861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e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