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发布时间:2016-07-14 20:10

  本文关键词: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浙江树人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 1 3卷第 5期 2 0 1 3年 9月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J OURN AL OF Z HE J I ANG S HU REN U NI VE RS I T Y

Vo 1 . 1 3, No . 5 S e p.201 3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以浙江树人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李慧巍杨之雷王卫 (浙江树人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 1 0 0 1 5 )

摘要:工商管理较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决定了要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要深化校企合作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文章就当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校企 合作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和实施路径进行探索,提出“模拟一虚拟一实

境”逐级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整合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 素质和职业能力。

关键词:模拟一虚拟一实境;校企合作;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6 4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2 7 1 4 ( 2 0 1 3 ) 0 5— 0 1 0 1—0 4

D0I: 1 0 . 3 9 6 9/ j . i s s n . 1 6 7 1— 2 7 1 4 . 2 0 1 3 . 0 5 . 0 1 2

在我国当前经济稳步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企业 转型升级的社会经济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

务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 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就要以“能力为导向,就业为驱

难”与企业人才“招聘难”现象并存,这已成为社会 的关注热点和亟待破解的难题。这种相对“过度”

动”,以“先进制造业”为行业背景,以“课程体系优 化整合”为核心,以“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为重点与突破口。因此,深化校企合作,使学校走向企业,了解企业实际,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成为当下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切人点和重要手段。

与“不足”的矛盾,反映了高等教育不能很好地与职 业需求相匹配,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

求存在脱节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 0 1 0 -2 0 2 0年 )》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优 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的战略

主题,指出“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等基本建设,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 的新机制”;在此背景下,浙江树人大学围绕第三个 四年规划 ( 2 0 0 8 -2 0 1 2 ),提出了“加强校内外实践

校企合作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

教学基地建设,主动谋求同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

的合作,重点建设好台州等校级实践创新园区”④的 总体方针。由于工商管理专业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

和教学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由于基于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确保学生对所学专

践性,,再结合浙江树人大学教学型、应用型、民办性和地方性等特点,要实现“面向工商企业管理实际业 收稿日期: 2 0 1 3一 O 1—1 5;修回日期: 2 0 1 3— 0 4—1 0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 2 0 1 2年度研究课题 ( S C G 9 2 );浙江省新世纪教改课题 ( y b 2 0 1 0 0 7 7 )

作者简介:李慧巍,女,浙江湖州人,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与管理、产业集群。 ①浙江树人大学办公室:《浙江树人大学第三个四年发展规划( 2 0 0 8 -2 0 1 2 )》,第2 9页。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浙江树人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Word文档免费下载: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浙江树人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下载1-1页,共1页)


  本文关键词: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浙江树人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1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71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9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