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成本管理论文 >

基于全成本核算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1 16:45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属性分析的高校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14年 第 5 期
总第 286 期

新智慧财经

工作研究

基于全成本核算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

【作  者】
党江艳 向海燕(教授)

【作者单位】
(西安工业大学财务处 西安 710032)

【摘  要】

      【摘要】高校科研经费的全成本核算对于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本文在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实施全成本核算及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   科研经费   全成本   间接成本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以及高校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高校的科研投入逐年增加,高校的科研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重也逐年增大。但同时高校科研经费贪腐、科研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科研效率偏低等状况也成为政府和民众日益关注的话题。因此,提高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科学地核算高校的科研成本,掌握科研项目成本的真实构成,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已经成为各方重点关注的问题。
通过国外的实践以及我国学者的研究发现,提高经费管理水平的关键和根本就在于启动科研项目的全成本核算。科学核算高校的科研成本,对掌握科研项目成本的真实构成、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因此,借鉴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理论,构建高校科研全成本核算和管理体系,对促进高校科研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 相关概念界定。高校科研全成本是指高校为完成特定的科研工作所耗费的各种经济资源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与科研工作相关的活动及辅助活动的全部支出。高校科研成本根据成本对象的可追溯性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根据《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规定》,直接费用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耗用的可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费用,包括:人员费、设备费以及其他研究经费。为了控制人员经费支出,人员经费只允许支付外聘人员以及研究生的劳务费,在职人员的工资不允许从科研经费中列支,由所在单位的事业经费支付。
间接成本存在于我国项目申请预算中的“管理费”一项,是指为进行项目研究发生的难于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费用。一般包括:支付依托单位课题服务的人员费用和其他行政管理支出、仪器设备和房屋的使用费或折旧费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邓敏(2007)基于课题制对高校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高校进行科研经费的全成本核算是今后科研经费管理的发展趋势。刘荣(2009)论证了高校进行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的可行性,构建了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全成本核算体系。湛毅青等(2010)通过研究发现,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研项目全成本补偿方面存在不足,应从政策层面保障科研人工及间接成本在内的成本合理计入科研项目完全成本。李智敏等(2012年)基于作业成本的思想对高校间接费用进行摊销,期望能科学地核算高校科研项目全成本。冯宝军(2012年)提出基于多属性分析的高校科研经费全成本计算模型,对科研项目及间接成本对象进行多属性分析,依据现实情况和历史数据等因素,构建科研项目的间接成本分摊模型。
美国20世纪40年代末就围绕全成本补偿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改革,科研间接成本是研究重点。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①对间接成本率确定的研究。Sundberg通过检测美国高校1984 ~ 1988年政府资助科研的数据样本,揭示了间接成本率变化对不同联邦资助机构科研经费分配结果有一定的影响。Ronald和Jaroslava证实高校间接成本率变动与其科研经费总规模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Rolf通过对1 339所大学在1980 ~ 1994年间学费增长及1994年学费标准的分析发现,高校补贴科研成本达9.5%。②对间接成本率计算方法的研究。美国OMB负责人在1998年就提出引入计算科研活动应分担的间接成本,但由于高校管理及ABC方法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迄今尚未实施。美国斯坦福大学的Roger和西北大学的William(1998)提出了基于基准间接成本率的思想。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等国对科研经费成本核算的起步早,且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了从财务上保障高校可持续发展,各国主要将间接成本补偿模型的设计和科研间接资助政策的制定作为重要措施。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但更要考虑我国的国情和科研现状,才能保证科研经费成本核算的可行性、可操作性。我国学者对于科研经费成本核算的研究已经达成初步一致,就是高校应实行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同时,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于科研经费成本核算的研究越来越具体,从我国科研经费成本补偿机制的缺陷到间接成本核算方法,到高校科研经费全成本计算模型都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尝试性研究。
三、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科研全成本核算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根源不仅在于高校财务制度、财务环境的问题,更在于高校科研管理归口管理部门的规定使得科研全成本核算一直难以付诸实践。
1. 科研项目自身的特点以及我国高校财务核算的特点使得实施全成本核算具有一定难度。①科研项目进行过程中的探索性、风险性以及预期成果的不确定性,使得科研项目的预算具有随意性,难以对科研成本起到严格的控制作用;②高校科研项目归口管理部门众多,核算政策不一,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全成本核算模型;③高校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共享各种人力、管理、设备等资源,加大了全成本核算的难度;④高校现行的会计制度使科研全成本数据难以在会计核算系统中直接取得;⑤高校财务人员沿袭的“大收大支”的工作习惯以及“重收支核算、轻财务管理”的工作作风,不利于科研全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2. 科研直接成本不能核算在职科研人员工资。根据《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规定》以及各种科研项目的规定,科研直接成本不能核算在职科研人员的工资。但由于科研人工工资已经属于高校的增量成本,理应从科研经费中支出,导致在职人员的科研人工费全部从教学经费中列支,严重挤占了教学经费的使用。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工作量饱和、激励机制缺乏的情况下,科研投入时间受到局限,没有精力和积极性进行科研工作,教师的科研水平难以提高。同时,还带来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不实的情况,从事科研的教职工由于科研工作的直接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教职工虚开发票、随意列支等行为屡禁不止,也使得高校在项目审计中往往处于窘迫的境地。
3. 间接成本即管理费的提取比例较低,不足以补偿科研间接成本。我国科研管理费的提取基本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大部分项目对于科研管理费的提取比例限定在5%以内,973、863等项目对于科研管理费的提取采用超额累退的方法,最高比例为8%。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科研间接成本的补偿力度,我国高校提取的间接费用比例过低,难以补偿高校科研项目对基础设施和管理资源的耗用,导致基础设施难以跟进、工作环境无法得到改善,管理难度增大,校园相应的服务质量跟不上。尽管这样,但高校为了评估、排名、招生等方面的需求,需要通过承担大量的科研项目来提高学校声誉,为了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高校不得不用教学事业经费对科研经费进行暗中补贴。这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也造成经费管理的困难。
四、实施全成本核算的建议
1. 建立适合高校科研项目特点的全成本核算模型。建立全成本核算模型是全成本核算准确、合理的基础,该模型应具备标准化、弹性化、成本真实的特点,即针对项目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标准。模型中对间接成本的归集与分摊是研究的重点内容。政府支付高校合适份额的科研间接成本,不仅可维护和提高高校的基本设施条件,还可保证科研事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科研基础条件,为科技创新做出更大贡献。因此,借鉴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理论,构建高校科研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体系,对促进高校科研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 在成本核算中运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基于权责发生制实现间接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既契合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最新要求,又能提高成本信息的有效性。根据财政部最新发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要求,高校应以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等,使部分成本能合理地计入科研经费成本。
3. 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应规定可列支在职人员的科研工资。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使得科研经费不能直接列支在职人员的科研工资,这也是科研经费贪腐、管理混乱的原因之一。从美国等国科研资助政策的发展来看,科研经费直接支付在职研究人员工资的思想已逐步被接受。根据美国政府按照《A-21通告》,一般直接成本支出中人员经费约占2/3,包括研究人员的科研工资、非研究人员科研工资。从科研工资补偿渠道看,将科研工资纳入直接成本,有利于项目负责人调集和“购买”校内适合的人力资源,投入科研项目的研究和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
4. 加大间接成本的补偿力度。除美国以外,其他国家一般是在大学科研任务加重、科研活动与教学活动“争”资源并危及教学质量和未来科技创新能力的情况下,才逐渐认识到充分补偿科研间接成本的作用。因此,对科研间接成本的补偿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加大的发展过程,例如:2001年前,加拿大联邦政府对科研项目不提供间接成本补偿,2001 ~ 2002年度开始提供一次性科研间接成本拨款,2003年开始将其作为一项长期项目设立。对间接成本的补偿程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国政府对该问题的研究程度和认识过程。
五、结论
科研项目完全成本核算政策的研究,对于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的科研项目资助政策以及科研经费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直接影响着项目的完成质量、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科研人员的经济分配关系、高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以及受托经济责任的正确履行。高校对于科研项目资助政策科学性质疑集中体现在对科研项目直接成本中人工成本和间接成本管理费补偿不足两个方面,从近期看,对科研成本补偿不足直接影响项目的完成质量,从长期来看,则会影响到高校的创新能力。因此,加快高校科研项目全成本核算的研究和实施,才能保障高校科研能力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的战略需求。
【注】本文系陕西省会计教育学会重点项目“高校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 冯宝军,李延喜,李建明.基于多属性分析的高校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研究.会计研究,2012;5
2. 湛毅青,欧阳花,刘爱东.高校科研项目完全成本补偿问题研究.科学学研究,2010;3
3. 毛建军,李汉光.高校科研间接成本补偿管理机制比较研究.高校科研,2011;6
4. William F M,Jeffery E O.Indirect cost rate variation for university research several conventional explanations do not work.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1994;35
5. Jeffrey O S. Research garnts Who pays the overhead?. Education Economics,1994;2
6. 江建梅.浅谈高校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及控制.财会月刊,2012;35
7. 刘雁霞.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之我见.财会月刊,2009;5

基于全成本核算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属性分析的高校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7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benguanlilunwen/137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3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