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成本管理论文 >

基于价值星系的战略成本管理

发布时间:2017-03-27 18:10

  本文关键词:基于价值星系的战略成本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普遍,企业没有必要将众多的业务活动都保留在其内部,于是企业开始实施纵向扩散化战略,即把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只剩下核心业务,由此便产生了一系列中间组织的概念,如价值星系、企业集聚、企业群和战略联盟等。价值星系是以一个“恒星”企业为核心企业,同时包括了供应商、经销商、合伙人、顾客、竞争对手等“行星”以及“卫星”企业,恒星企业利用自己所拥有的高位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其他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围绕“恒星”企业共同发展,他们形成了一个具有共同目标的价值创造系统。价值星系作为介于市场与企业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形式,意味着其已经跨越了传统企业的边界,相应的原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被价值星系之间的竞争所取代,而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途径。传统的战略成本管理主要以价值链分析为基础,同时运用战略定位分析以及成本动因分析对企业的内部价值链、纵向价值链以及横向价值链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其从单个企业的角度出发,把供应商、销售商、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作为成本优化的环境因素进行考虑,对企业本身的成本活动进行管理从而获得自身的竞争优势。然而,传统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用于新出现的价值星系这种中间组织的模式,所以本文的目的是构建一个适合价值星系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文章首先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讲述了价值星系的形成过程,接着研究了价值星系的基本特征以及其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整个价值星系的战略角度出发,以整体的视角提出了整体成本最优化的目标,同时将企业间成本最优化作为整体成本最优化的核心。而企业间成本最优化的关键在于企业间关系的协调程度,所以本文将星系内企业间的关系作为战略成本管理的重点,以此建立了价值星系组织协调机制以及保障机制,同时也对企业间成本的优化运用了整合的企业间的管理工具,以此构建了一个适合的价值星系组织形式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此战略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把供销商、竞争对手、顾客等等作为成本管理的直接分析对象,将成本管理从单个企业拓展到企业间的成本管理,同时还拓宽了成本管理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最后,本文的案例以以正泰电器为主的价值星系为研究对象,将战略成本管理这一先进的成本管理模式与价值星系这一特定组织形式相结合,将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拓展为一般性的、可以广泛应用的技术方法,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价值星系 战略成本管理 中间组织 企业间成本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5.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10-11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1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1-12
  • 1.3.1 研究方法11-12
  • 1.3.2 研究思路12
  • 1.4 创新与不足12-13
  • 1.5 本文结构安排13-14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4-24
  •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14-18
  • 2.1.1 价值链理论14-15
  • 2.1.2 战略成本管理理论15-17
  • 2.1.3 价值星系理论17-18
  • 2.2 理论基础18-24
  • 2.2.1 交易成本理论18-20
  • 2.2.2 企业间成本管理理论20-21
  • 2.2.3 企业价值管理理论21-24
  • 第三章 价值星系的提出及其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影响24-32
  • 3.1 价值星系的提出24-27
  • 3.1.1 价值星系的形成过程24-25
  • 3.1.2 价值星系的概念界定25-26
  • 3.1.3 价值星系的基本特征26-27
  • 3.2 价值星系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影响27-32
  • 3.2.1 网络性——提升整体成本竞争优势27-28
  • 3.2.2 中间性——注重企业间成本管理28-29
  • 3.2.3 集合性——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创价值29-30
  • 3.2.4 层次性——要求弹性的战略成本管理30-32
  • 第四章 面向价值星系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32-45
  • 4.1 价值星系战略成本管理与传统战略成本管理的区别32-34
  • 4.2 价值星系的战略成本管理框架34-37
  • 4.2.1 价值星系的战略制定34-35
  • 4.2.2 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界定35-37
  • 4.3 价值星系的企业间成本管理方法37-42
  • 4.3.1 目标成本法37-38
  • 4.3.2 作业成本法38-39
  • 4.3.3 功能-价格-质量权衡39-40
  • 4.3.4 企业间成本调查40-41
  • 4.3.5 同时成本管理41-42
  • 4.4 价值星系企业间成本管理工具的应用42-45
  • 4.4.1 企业间管理工具的关系42-43
  • 4.4.2 环境因素43
  • 4.4.3 整合不同的管理工具43-45
  • 第五章 价值星系战略成本管理的协调与保障机制45-59
  • 5.1 企业间成本管理工具与协调保障机制之间的关系45
  • 5.2 价值星系协调机制的构建45-51
  • 5.2.1 价值星系的契约协调机制46-49
  • 5.2.2 价值星系非契约协调机制49-50
  • 5.2.3 价值星系的协调决策模式50-51
  • 5.3 价值星系战略成本管理实施保障体系51-59
  • 5.3.1 价值星系网络信息共享系统52-54
  • 5.3.2 企业间成本管理合作绩效评价与利益分配54-59
  • 第六章 低压电器价值星系——正泰电器战略成本管理案例分析59-69
  • 6.1 正泰电器背景简介59-60
  • 6.2 正泰电器战略成本管理模式60-67
  • 6.2.1 以正泰电器为核心的低压电器价值星系60-61
  • 6.2.2 正泰电器价值星系战略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61-62
  • 6.2.3 正泰电器价值星系成本管理的战略制定62-63
  • 6.2.4 正泰电器价值星系的企业间成本管理工具的应用情况63-66
  • 6.2.5 正泰电器价值星系战略成本管理的协调机制66
  • 6.2.6 正泰电器价值星系战略成本管理实施保障体系66-67
  • 6.3 正泰电器成功经验总结67-69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69-71
  • 7.1 结论69-70
  • 7.2 展望70-71
  • 参考文献71-73
  • 致谢73-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巧根;;管理会计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再思考[J];会计之友;2015年22期

2 冯圆;;成本管理的概念扩展与创新实践[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3 冯巧根;;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范式[J];会计之友;2014年32期

4 马柯航;;从供应链到供应网络的价值创造机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年09期

5 敬采云;;基于价值系统成本管理研究及其拓展的思考[J];系统科学学报;2012年01期

6 孙永波;陈柳钦;;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及其路径选择[J];发展研究;2011年11期

7 敬采云;;从传统成本管理到价值星系的研究及拓展[J];求索;2011年04期

8 狄为;;组织间成本管理方法述评[J];财会月刊;2010年03期

9 罗珉;;组织自主创新:理论观点与研究视角述评[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1期

10 谢芳;敬采云;;基于价值管理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余长春;基于价值链的服务模块化价值创造机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2 田小刚;基于中间组织理论的企业间成本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寇小君;基于组织间成本管理的组织间管理控制系统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4年

2 蔡]Z博;我国电子商务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3 童厚嘉;组织间成本管理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

4 谢凑多;企业集群视角下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构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价值星系的战略成本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benguanlilunwen/270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a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