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d3工程造价管理双轨并行局面下的造价体制改革

发布时间:2016-11-09 10:27

  本文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双轨并行局面下的造价体制改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导读: 工程造价管理双轨并行局面下的造价体制改革摘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工程项目投资总额呈现出不断快速增长的趋势。但与此同时,投资控制不严成为我国工程建设普遍存在的现象,并由此造成了严重的投资失控局面。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工程造价在

工程造价管理双轨并行局面下的造价体制改革

摘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工程项目投资总额呈现出不断快速增长的趋势。但与此同时,投资控制不严成为我国工程建设普遍存在的现象,并由此造成了严重的投资失控局面。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工程造价在不同阶段失控造成的。因此,研究工程造价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定额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工程造价管理按照与时俱进的基本要求,应对凡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悖,不利于全国建筑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与国际惯例游戏规则相佐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管理方法均应做相应的调整与改革,以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需要。我国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计价方式与现在推行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清单计价方式两者并存。即:单位估价法(工料单价法)——综合单价法(工程量清单计价法)两者并存,形成“双轨制”的局面。

1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计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计价方式,存在动态市场与静态定额的矛盾,行业平均成本与企业个别成本的差异,抹杀了施工企业现实中存在着的差距,无法实现市场法则。要从根本上解决“活市场”与“死定额”的问题,必须在现行计价定额的基础上将指令性定额改为指导性参考定额。遵循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市场行情,根据企业自身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装备水平,以现行计价定额为参考标准,将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和单价以及费用标准全面放开,进行动态调整或浮动,将报价权交给企业,定价权交给市场,以解决行业平均成本与企业个别成本的差异问题。

2工程定额计价方法的改革

2.1工程定额计价管理体制改革的第一阶段

工程定额计价制度第一阶段改革的核心思想是“量价分离”,即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并反映一定时期施工水平的人工、材料、机械等消耗量标准,实现国家对消耗量标准的宏观管理。对人工、材料、机械的单价等,由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依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发布工程造价相关信息和指数,将过去完全由政府计划统一管理的定额计价改变为“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但是在这一阶段改革中,对建筑产品是商品的认识还不够,改革主要围绕定额计价制度的一些具体操作的局部问题展开,并没有涉及其本质内容,工程造价依然停留在政府定价阶段,没有实现“市场形成价格”这一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改革最终目标。

2.2工程定额计价管理体制改革的第二阶段

第1 / 3页

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双轨并行局面下的造价体制改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8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68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c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