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会展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第2页

发布时间:2016-09-06 13:18

  本文关键词:中国高等会展教育发展态势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在课程构建上,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结合,课程的设计需要“量身定制”,学校应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进行专门设计,不必强调课程的系统性,要特别重视课程的针对性,会展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由业内的资深专家担任的专家指导委员会把关。在课时设计上应该灵活,学时安排根据需要而定。学生的实践环节尽量安排在校内的模拟情景中和会展企业中进行,加强教学和实践的零距离对接,实现无缝链接式培养。 
  三、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 
  当前不少学校对会展教育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知识传授上,讲道理的多,传实务的少。这和会展专业人才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特点很不对称。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会展人才培养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采取比较“务实”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理论修养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形成互动,从而保证教学内容的落实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理论教学上立足于够用。在课堂知识学习阶段,主要是对所学专业基础理论的接受、理解和记忆过程,基础理论组成部分彼此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可以采取“主题式学习”或“主体本位学习”的教学方法将课堂知识学习阶段中的理论系统有条理地教授给学生,简化他们自己进行归纳和整理的过程,从而为学生打下切合实际的理论知识基础,为后期实践知识积累做好准备;实践教学上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学生带着问题到实践(包括校内和校外)中去,通过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从而构建与自身有意义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并最终形成能力基础。 
  四、加大产学合作面 
  从市场学的角度看,对于人才的培养,学校是供给方,企业是需求方,“市场导向”的培养理念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时刻关注业界的发展和关注企业的需求,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在这一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应积极开设符合业界需要的课程,积极邀请业界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大力实行校企合作,从而做到“学校人”与“企业人”的无缝对接,实现校企双赢。 
产学合作教育在实质性的运作中,要求高职高专院校与会展行业协会建立联系,与重点展览馆所、展览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为学生在实践性的环节上作好铺垫。产学合作教育,强调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教师与学生参加到企业生产一线锻炼和学习,参与企业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合作的成果又直接反馈到人才培养和教学计划制定的过程中。会展专业的产学合作教育,可以深化会展学科的教学改革,学生经过几个学期的合作教育后,能够真正将会展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产学合作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使教师职业素养中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能够很好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刘大可.中国高等会展教育发展态势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6.(5).81~84. 
[2]丁萍萍.我国会展教育现状评析[J].中国展览.2005.(2).48~52. 
[3]余国扬.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72~76.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中国高等会展教育发展态势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0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10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2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