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及其城市空间结构响应

发布时间:2017-05-01 16:14

  本文关键词: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及其城市空间结构响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大都市新产业空间是21世纪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发展向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以信息产业为支柱,以全球为市场,以网络为纽带的可持续新增长方式转变的空间结果;同时也是大都市呈现出以知识经济、服务经济、休闲经济、都市型工业经济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新格局的空间诉求。大都市新产业空间作为大都市国际化进程中经济发展的主要物质载体,适应了大都市产业结构不断演进的“软化”和“服务化”趋势,也在其内部和外部空间要素上都表现出与传统工业化时期城市所形成的工业空间的巨大差异,成为了新经济背景下大都市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新空间类型。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的主要空间形态可以划分为以CAZ(中央活动区)和CBD(中央商务区)为主的综合化地区、以专业化产业群落集聚而成的特色专业化街区和以多种功能高度复合的紧凑型城市综合体三个类型。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内部结构性要素新特征包括土地的混合使用、功能的高度复合化、交通的人本化和立体化、景观与环境的人文生态化、流动空间的高效化和整体结构的紧凑化;从新产业空间的外部来看,有着区位优越、多元融合、立体牵引和第一印象性的新特征。具有鲜明内外部空间结构性特征的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它的产生与发展必将对城市整体的空间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引发城市空间结构的新一轮有机调整,以适应大都市新经济格局下的空间需求;同时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又提供了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大都市新产业空间的壮大;因此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与其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互适机制。 按照上述脉络,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围绕以下几点进行展开: 首先,将大都市新产业空间界定为新经济背景下大都市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而形成的金融商务空间、商业空间、文化创意空间、教育研发空间、商贸物流空间、会展博览空间和旅游休闲空间等空间类型,并进一步探讨了大都市新产业空间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机制来源于大都市产业群落集聚空间组织、新产业价值链导向、产业结构高度化特征、经济多元化趋势以及科技进步等多方面的空间诉求。另外,,详细阐述了大都市新产业空间的经济机理影响下,内部空间组织与整合的目标是营造学习创新空间、多元文化空间、绿色低碳空间、健康宜人空间、高效流动空间,并由此建立了一个多维目标导向的空间规划引导和评价体系,以实现对大都市新产业空间的内部优化。 然后,从不同经济时代、产业集聚变迁、产业结构调整三个视角探讨了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内在产业推动力量,并分析了大都市新产业空间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引领大都市发展目标国际化、促进城市综合功能高级化、内部空间从分区走向融合、外部形态从圈层走向网络、城市中心区由衰退到复兴和形成城市的立体空间结构等方面,而与此同时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又对大都市新产业空间有着极大的反作用,以增强产业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加速内部空间要素的优化;可以说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高度耦合的互适机制,并依据耦合度原理而建立了耦合度评价体系,根据耦合度的高低状况通过运用城市规划协调职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政府城市治理模式、重拾城市营销工具以有效引导大都市新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互适和双优化。 最后,以我国北方滨海大都市天津为例,分析了天津城市产业空间演进的历史轨迹,并指出了天津新产业空间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新时期全球化进程的外部推动、国家建设滨海新区的政策推动、天津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拉动、天津城市发展国际化战略的引领和天津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诉求等多方面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天津新产业空间组织和整合应从京津滨新产业空间区域协调发展角度出发,完善的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布局体系,引导产业发展高级化和实现技术支持体系现代化。另外,从天津城市产业空间发展和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过程中可以看出,天津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始终以城市产业空间的不断整合和高级化为导向的,天津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对策和重点是以新产业空间合理布局形成天津城市多中心网络结构、以新产业空间功能提升实现城市功能高级化目标、以新产业空间多元融合促进城市从分区走向兼容、以新产业空间立体复合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立体化、以新产业空间“触媒”作用带动城市旧区再繁荣、以新产业空间“窗口”作用提高城市品牌知名度。
【关键词】:新产业空间 城市空间结构 大都市 天津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U984.1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3
  • 第一章 绪论13-31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3-19
  • 1.1.1 影响全球城市经济发展的诸多新因素13-16
  • 1.1.2 新经济时代下大都市空间的深层变革16-17
  • 1.1.3 新产业空间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调适17-18
  • 1.1.4 实践繁荣而理论滞后的现实解困之道18-19
  • 1.2 对相关概念的评述和界定19-26
  • 1.2.1 城市新产业空间界定19-22
  • 1.2.2 城市空间结构再认识22-24
  • 1.2.3 大都市的含义和特征24-26
  • 1.3 研究思路、目标、方法和创新点26-29
  • 1.3.1 研究思路和目标26-27
  • 1.3.2 研究方法及实施方案27-28
  • 1.3.3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28-29
  • 1.4 论文基本构架29-31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进展及方法借鉴31-67
  • 2.1 新产业空间研究进展31-36
  • 2.1.1 国外研究进展31-33
  • 2.1.2 国内研究进展33-35
  • 2.1.3 研究评述35-36
  • 2.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进展36-45
  • 2.2.1 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脉络36-41
  • 2.2.2 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41-44
  • 2.2.3 研究评述44-45
  • 2.3 相关研究理论框架及方法借鉴45-55
  • 2.3.1 世界城市理论(全球城市发展规律)45-48
  • 2.3.2 产业结构理论(城市产业发展规律)48-50
  • 2.3.3 新产业区理论(产业空间组织规律)50-52
  • 2.3.4 空间组织理论(城市空间发展规律)52-55
  • 2.4 国际化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55-67
  • 2.4.1 纽约55-58
  • 2.4.2 伦敦58-62
  • 2.4.3 东京62-67
  • 第三章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产生与发展的经济机理67-97
  • 3.1 产业群落与新产业空间的发展67-72
  • 3.1.1 产业组织形态的高级化67-69
  • 3.1.2 大都市产业群落的发展69-70
  • 3.1.3 产业群落的空间效应70-72
  • 3.2 新产业价值链与新产业空间的发展72-75
  • 3.2.1 产业链与产业价值链72-73
  • 3.2.2 新产业价值链的形成73-74
  • 3.2.3 新产业价值链的空间影响74-75
  • 3.3 产业结构高度化与新产业空间的发展75-82
  • 3.3.1 产业结构高度化及趋势76-78
  • 3.3.2 城市主导产业的变迁规律78-80
  • 3.3.3 都市农业发展的反向助推80-81
  • 3.3.4 产业结构高度化及空间再造81-82
  • 3.4 经济多元化与新产业空间的发展82-90
  • 3.4.1 知识经济及其集聚空间83-84
  • 3.4.2 服务经济及空间特征84-86
  • 3.4.3 休闲经济及第三空间86-88
  • 3.4.4 都市工业经济及空间88-90
  • 3.5 科技进步与新产业空间的发展90-97
  • 3.5.1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空间变革91-93
  • 3.5.2 交通技术创新推动空间分化93-95
  • 3.5.3 低碳生态技术下的产业空间95-97
  • 第四章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的内部空间组织与整合97-135
  • 4.1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的空间形态97-107
  • 4.1.1 综合化地区97-100
  • 4.1.2 专业化街区100-105
  • 4.1.3 城市综合体105-107
  • 4.2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内部空间组织原则107-112
  • 4.2.1 创新的空间:学习交流氛围107-108
  • 4.2.2 文化的空间:文化多元共生108-109
  • 4.2.3 生态的空间:绿色低碳模式109-110
  • 4.2.4 健康的空间:健康城市理念110-112
  • 4.2.5 流动的空间:高效支撑环境112
  • 4.3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内部空间结构要素112-123
  • 4.3.1 用地结构—土地混合112-114
  • 4.3.2 功能结构—功能复合114-117
  • 4.3.3 交通结构—人本综合117-118
  • 4.3.4 多层次基面—立体化设计118-120
  • 4.3.5 密度与强度—紧凑开发120-122
  • 4.3.6 景观与环境—场所精神122-123
  • 4.4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整合的目标体系123-127
  • 4.4.1 目标体系的多维度思路124-125
  • 4.4.2 目标导向因子的选择125-126
  • 4.4.3 目标体系的构建126-127
  • 4.5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的评价体系127-135
  • 4.5.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128
  • 4.5.2 评价指标的体系构建128-133
  • 4.5.3 评价方法的选择133-135
  • 第五章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互适分析135-168
  • 5.1 大都市空间结构演进的产业力量135-141
  • 5.1.1 不同经济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135-138
  • 5.1.2 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结构演进138-139
  • 5.1.3 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空间结构演进139-141
  • 5.2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作用城市空间结构的外在机制141-146
  • 5.2.1 外部区位选择作用141-142
  • 5.2.2 外部融合性作用142-144
  • 5.2.3 外部牵引性作用144-145
  • 5.2.4 外部象征性作用145-146
  • 5.3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作用146-153
  • 5.3.1 引领城市发展目标国际化146-147
  • 5.3.2 促进城市综合功能高级化147-148
  • 5.3.3 内部空间从分区转向兼容148-150
  • 5.3.4 外部形态从圈层走向网络150-151
  • 5.3.5 城市中心区由衰退到复兴151-152
  • 5.3.6 形成城市的立体空间结构152-153
  • 5.4 大都市空间结构调整对新产业空间发展的反作用153-157
  • 5.4.1 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153-155
  • 5.4.2 增强产业的集聚和辐射力155-156
  • 5.4.3 加速内部空间要素的优化156-157
  • 5.5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和城市空间结构耦合度分析157-162
  • 5.5.1 空间发展耦合度原理157-159
  • 5.5.2 空间耦合度评价模型159-161
  • 5.5.3 耦合度指标体系设计161-162
  • 5.6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互适策略162-168
  • 5.6.1 城市规划协调职能归位163-164
  • 5.6.2 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64-165
  • 5.6.3 政府城市治理模式转型165-166
  • 5.6.4 城市营销竞争工具重拾166-168
  • 第六章 天津新产业空间的产生和发展168-200
  • 6.1 天津城市产业空间的演进过程168-182
  • 6.1.1 明清时期产业空间萌芽—漕盐枢纽和商贸中心168-171
  • 6.1.2 开埠后产业空间外向化—北方金融和工业中心171-175
  • 6.1.3 解放后产业空间扩展—商业空间萎缩工业空间扩张175-176
  • 6.1.4 改革开放以来新产业空间产生—工业空间优化176-180
  • 6.1.5 “十一五”至今新产业空间发展—多元化空间180-182
  • 6.2 天津新产业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182-188
  • 6.2.1 新时期全球化进程的外部驱动182-184
  • 6.2.2 国家建设滨海新区的政策推动184-185
  • 6.2.3 天津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拉动185-186
  • 6.2.4 天津城市发展国际化战略引领186-187
  • 6.2.5 天津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诉求187-188
  • 6.3 天津新产业空间现状发展主要问题188-193
  • 6.3.1 区域内新产业空间布局不协调188-190
  • 6.3.2 新产业空间产业集聚能力较弱190-191
  • 6.3.3 新产业空间内部空间结构混乱191-193
  • 6.4 天津新产业空间布局与整合对策193-200
  • 6.4.1 协调京津滨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布局193-194
  • 6.4.2 建立完善的大都市新产业空间体系194-196
  • 6.4.3 新产业空间产业发展高级化指引196-197
  • 6.4.4 新产业空间内部结构的整合提升197-198
  • 6.4.5 完善新产业空间发展的技术支撑198-200
  • 第七章 基于新产业空间发展的天津城市空间结构优化200-216
  • 7.1 天津城市空间结构的时空演进200-208
  • 7.1.1 “一城一市”的河港城市结构(1404-1859 年)201-202
  • 7.1.2 “租界城市”的二元空间结构(1860-1948 年)202-204
  • 7.1.3 “同心圆式”的单核空间结构(1949-1978 年)204-205
  • 7.1.4 “一根扁担挑两头”极轴组团空间结构(1979-2009 年)205-208
  • 7.2 天津新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结构互动耦合分析208-210
  • 7.2.1 天津城市空间结构现状及问题分析208-209
  • 7.2.2 天津新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互适机制209
  • 7.2.3 天津新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度评价209-210
  • 7.3 基于新产业空间发展的天津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对策210-216
  • 7.3.1 以新产业空间合理布局形成城市多中心网络结构210-211
  • 7.3.2 以新产业空间功能提升实现城市功能高级化目标211-212
  • 7.3.3 以新产业空间多元融合促进城市从分区走向兼容212-213
  • 7.3.4 以新产业空间立体复合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立体化213-214
  • 7.3.5 以新产业空间“触媒”作用带动城市旧区再繁荣214
  • 7.3.6 以新产业空间“窗口”作用提高城市品牌知名度214-216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总结及展望216-219
  • 8.1 研究结论216-217
  • 8.2 研究展望217-218
  • 8.3 遗留问题218-219
  • 参考文献219-230
  • 外文参考219-221
  • 书籍参考221-223
  • 期刊论文223-226
  • 学位论文226-228
  • 统计资料与规划成果228
  • 网络资源228-230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230-231
  • 致谢2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昆;李佳川;余郭平;彭芳乐;;面向低碳型城市商务区的地下空间规划理念[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2 王琪延;北京将率先进入休闲经济时代[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3 张晓立;;伦敦城市发展的启示[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2期

4 陈浩;张京祥;宋伟轩;;空间植入:大事件对城市社会空间演化的影响研究——以昆明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2期

5 陈江生;郑智星;;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瓶颈及解决思路——以东京、伦敦等国际中心城市为例[J];城市观察;2009年02期

6 石崧;;新产业空间的崛起及其对上海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影响[J];城市观察;2011年03期

7 张庭伟;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1年07期

8 李诚固,韩守庆,郑文升;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城市化响应研究[J];城市规划;2004年04期

9 林红;李军;;出行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混合程度关系研究——以广州中心片区为例[J];城市规划;2008年09期

10 郭旭;郭恩章;陈e

本文编号:339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339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2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