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近十年全国性水彩画展览作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14:03

  本文关键词:近十年全国性水彩画展览作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水彩画是“舶来品”,传入中国之后,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已日臻成熟。可谓是“百年砥砺,厚积薄发”。中国水彩画作品和其他美术作品一样,它能反映出所在时代的意识形态和观念。自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水彩粉画展首次从其他画种中分开以来,水彩画展不断涌现。尤其是近十年以来,全国性的水彩画展览不断,这不仅扩大了水彩画队伍,不少国画、油画、版画等艺术家也纷纷加入到水彩艺术研究之中。也使非水彩画的艺术语言及表现形式融入水彩画创作中来。 近年来,全国举办过许多的不同形式的水彩画展览,主要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全国水彩粉画展、全国小幅水彩画展、中国百年水彩画展。水彩画展览在近十年可谓是达到了高峰状态。本论文试图以全国性水彩画展览为研究对象,将对近十年来全国性水彩画展览作品进行统一分析、研究和总结,,阐述出近代水彩画的状态、特点及发展面貌,从而说明本文的观点及看法。本论文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等;第二章对近十年全国性水彩画展览进行分类说明;第三章运用对比与统一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对近十年全国性水彩画展览的作品中进行研究和分析,探析出近十年入选展览作品总体特点、变化及趋势,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对近十年全国性水彩画展览中具有代表性的获奖作品及评委作品进行分析,学习各展览作品中的优点;第五章是对近十年全国性的水彩画展览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及提出解决对策;第六章是全国性展览在水彩画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及对未来全国性水彩画展览的展望。
【关键词】:水彩画 展览作品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现状11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12-14
  • 第二章 近十年全国性水彩画展览的分类14-20
  • 2.1 展览的概述14-15
  • 2.2 全国性展览的标准15
  • 2.3 近十年主要的全国性水彩画展览15-20
  • 2.3.1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5-16
  • 2.3.2 全国水彩·粉画展16
  • 2.3.3 全国小幅水彩画展16-17
  • 2.3.4 中国百年水彩画展17-20
  • 第三章 近十年全国性水彩画展览作品的特点20-38
  • 3.1 创作画幅产生“分类”20-24
  • 3.1.1 大幅水彩画在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和全国水彩·粉画展中占优势20-22
  • 3.1.2 小幅水彩画以“独立”的形式发展22-24
  • 3.2 作品题材越来越丰富24-28
  • 3.2.1 以人物为题材的入选作品日渐增多24-25
  • 3.2.2 以静物题材的入选作品装饰性增强25-26
  • 3.2.3 以风景题材的入选作品有新意26-28
  • 3.3 创作形式的多样性28-32
  • 3.3.1 创作手法的多样性28-30
  • 3.3.2 创作风格的多样性30-32
  • 3.4 参展作者的分布情况32-38
  • 第四章 近十年全国性水彩画展览的高水平作品分析38-44
  • 4.1 获奖作品分析38-41
  • 4.2 评委作品分析41-44
  • 第五章 近十年全国性水彩画展览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44-50
  • 5.1 出现的问题44-48
  • 5.1.1 对画幅的过度区分44-45
  • 5.1.2 对本体语言的忽视45-46
  • 5.1.3 画面内涵的缺失46-47
  • 5.1.4 题材的重复性47-48
  • 5.2 解决的对策48-50
  • 第六章 对未来全国性水彩画展览发展趋势的展望50-52
  • 6.1 全国性展览在水彩画发展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50
  • 6.2 对全国性水彩画展览的展望50-52
  • 结论52-54
  • 参考文献54-56
  • 致谢56-58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阳;论中西文化交流的个人媒介——以程抱一、赵无极与米修为例[J];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01期


  本文关键词:近十年全国性水彩画展览作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1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341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a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