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光之韵—展示设计中照明的艺术表现

发布时间:2017-05-02 18:15

  本文关键词:光之韵—展示设计中照明的艺术表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光是灵性的画笔,通过勾勒空间,晕染色彩,塑造形态等方式,为展示设计渲染、烘托出神奇的空间效果。光可以简单的存在,满足功能;也能够有思想、有目的、有意识的状态呈现,这便是光的艺术性表现。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我们将得到符合展示形式内容和空间气质的独特韵味,使展览氛围更加形神兼备、入木三分、发人深思,达到展示视觉艺术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光环境 氛围 艺术表现 形式 展示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525.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2
  • 1.1 课题研究意义8-9
  • 1.1.1 光的重要性8
  • 1.1.2 展示中的光8
  • 1.1.3 对设计师的启示8-9
  • 1.2 课题现状分析9
  • 1.3 课题研究方法和创新9-12
  • 1.3.1 研究方法9-10
  • 1.3.2 创新之处10-12
  • 第2章 光的构成美12-19
  • 2.1 光的色12-13
  • 2.1.1 光色的纯度12
  • 2.1.2 光色的对比12
  • 2.1.3 光色的情感12-13
  • 2.1.4 光色的混合13
  • 2.2 光的形13-14
  • 2.2.1 灯具的塑造13-14
  • 2.2.2 间接照明的塑造14
  • 2.2.3 自发光体的塑造14
  • 2.2.4 照射角度与距离14
  • 2.3 光的亮度14-15
  • 2.3.1 亮度与物体14-15
  • 2.3.2 亮度与细节15
  • 2.4 光与材质15-16
  • 2.4.1 肌理与光感15
  • 2.4.2 冷暖与光感15-16
  • 2.4.3 软硬与光感16
  • 2.5 光与空间16
  • 2.5.1 空间感16
  • 2.5.2 空间意境16
  • 2.5.3 层次感16
  • 2.6 光与影16-19
  • 2.6.1 光与影的关系17
  • 2.6.2 光与影身份17-19
  • 第3章 展示设计光的运用与研究19-32
  • 3.1 优化展示空间19-22
  • 3.1.1 亮或暗19-20
  • 3.1.2 宽敞或狭小20
  • 3.1.3 高挑或低矮20-21
  • 3.1.4 轻巧或沉重21
  • 3.1.5 动感或静态21
  • 3.1.6 韵律和节奏21
  • 3.1.7 连接空间21-22
  • 3.1.8 集中视线22
  • 3.1.9 领域区划22
  • 3.1.10 象征性22
  • 3.2 促进观众行为22-25
  • 3.2.1 吸引22-23
  • 3.2.2 接纳23
  • 3.2.3 引导23
  • 3.2.4 交流23-24
  • 3.2.5 观赏24
  • 3.2.6 互动24-25
  • 3.2.7 休息25
  • 3.2.8 安全25
  • 3.3 烘托场所气氛25-28
  • 3.3.1 热闹和沉静26-27
  • 3.3.2 紧张和放松27
  • 3.3.3 积极和消极27
  • 3.3.4 朴实和奢华27-28
  • 3.3.5 信任28
  • 3.3.6 尊敬28
  • 3.3.7 期待28
  • 3.4 塑造展品28-32
  • 3.4.1 展品形态29
  • 3.4.2 展品色彩29-30
  • 3.4.3 展品质感30
  • 3.4.4 展品细节30-32
  • 第4章 光与展示实例32-37
  • 4.1 人文类展示32-35
  • 4.1.1 社会历史馆32-34
  • 4.1.2 文化艺术馆34
  • 4.1.3 自然科学馆34-35
  • 4.1.4 综合博物馆35
  • 4.2 经济类展示35-37
  • 4.2.1 会展展台35-36
  • 4.2.2 商业展示36-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39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39-40
  • 致谢4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广和;任轶蕾;纪江海;;关于高校中高层教学楼设计的研究——河北农业大学综合教学楼方案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2 袁犁;;古羌寨遗址建筑群布局与建筑特征探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3 李冬冬;徐鑫鸣;王南;;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中的互动效应[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4 李婷婷;陈震云;;客家传统民居文化在现代住宅建设中的传承[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5 张先玲;;我国现代高校校园规划总体布局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6 杨有广;;城市旧建筑改造利用的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7 唐红;朱海平;;小建筑需精心打造——公共厕所设计钩沉[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8 张莉;卢驰;;室内空间中人工光的特殊效果和构造[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9 许康;赵爽峰;张晶晶;;试探整合建筑美术与三大构成的实效性[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10 蔡金娥;张鲲;;藏传佛教建筑群空间形态特征与地域性文化重构初探——以青海省塔尔寺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昊;唐悦兴;杨思佳;;结构力学与建筑设计的对立统一[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杨宇峤;路秉杰;;如皋东大街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再利用[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3 姜思华;柳肃;;湖南通道侗族民居入口空间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4 张剑;隋艳晖;耿学彪;郑阳;;可防卫空间理论及其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威海隆苑丽舍生活小区为例[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5 钱益旺;;皖南南屏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郑鑫;邸們;;关中传统民居空间形态解析[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沈一凡;柳晓杰;洪艳;;传统村落街巷空间的保护与更新——以金丘村“民俗历史文化展示区”为例[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晓楷;张婷婷;;基于街区尺度和密度的广州大学城空间形态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科;李兵营;;个体与整体的和谐[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任乃鑫;杨宁;;玻璃幕墙在建筑中的演变[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学进;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玉峰;新遗产城市[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4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5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丁可;艺舟双辑:理性与直觉[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姚朋;现代风景园林场所物质的表征及构建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冯志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城市文化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玲;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王军;基于功能与成本的产品艺术设计价值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菲;现代包装设计中仿生设计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3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宋娜;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赵芳;导向设计的多维度拓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殷霄婵;西方现代教堂建筑设计形态探研[D];郑州大学;2010年

7 申红田;基于涌现理论的高层建筑集群空间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温文瑞;城市街道景观中的建筑色彩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庞s,

本文编号:341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341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1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