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基于建筑与环境融合视角下的郊野公园游客中心设计

发布时间:2017-05-10 18:03

  本文关键词:基于建筑与环境融合视角下的郊野公园游客中心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极大改善,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更加迫切,郊野公园也逐渐承担着城市旅游的功能。游客中心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类型最早产生于旅游景区,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如餐饮,展览,纪念品售卖等。随着郊野公园游客量的大量增加,游客中心也成了目前郊野公园不可或缺的服务建筑。我国目前建设的游客中心,除满足其服务游客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作为景区的形象展示窗口。因此,游客中心设计应更加侧重于与环境融合的角度。本文由相关问题研究和设计说明书上下两个篇章以及设计图纸三个部分组成。上篇首先从分析当前郊野公园游客中心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入手,指出目前游客中心设计应注重与景观的融合;然后结合国内外实际案例,从建筑与景观融合的角度对游客中心建筑体量,整体造型,建筑材料的选择及内外空间的表现形式进行探索;最后对郊野公园游客中心设计的其他要素,如规模设定、规划选址以及功能布局做出分析和概述。下篇设计说明书主要概述了笔者亲自参与设计的石家庄龙泉湖公园游客中心的具体设计思路和设计内容。本研究以先理论研究后实践验证的方式进行,期待能够充分挖掘游客中心与景观的互动关系,并对以后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建筑与环境 融合 郊野公园 游客中心 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6.5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2
  • 1.1 研究背景8
  • 1.1.1 郊野公园承载城市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影响8
  • 1.1.2 环境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趋势8
  • 1.1.3 游客中心建设的景观化趋势8
  • 1.2 研究对象8-10
  • 1.2.1 郊野公园游客中心设计8-10
  • 1.3 我国公园游客中心设计存在的问题10
  • 1.3.1 建筑形象和环境缺乏呼应10
  • 1.3.2 选址不当,规模不适宜10
  • 1.3.3 功能不完善,使用率低10
  • 1.4 研究内容10-11
  • 1.4.1 建筑与环境融合的设计理念10-11
  • 1.4.2 郊野公园游客中心建筑与环境融合设计的策略11
  • 1.5 研究方法和目标11-12
  • 2 郊野公园游客中心建筑与环境融合设计策略12-22
  • 2.1 建筑的体量和尺度与环境的融合12-14
  • 2.1.1 建筑体量与环境的融合12-13
  • 2.1.2 建筑尺度的控制13-14
  • 2.2 游客中心外部整体形象与景观的融合14-19
  • 2.2.1 建筑与地形的融合14-17
  • 2.2.2 建筑与水体的融合17-18
  • 2.2.3 建筑与庭院景观的融合18
  • 2.2.4 建筑材料与景观的互动18-19
  • 2.3 游客中心内外空间的交融19-22
  • 2.3.1 模糊内外空间19-20
  • 2.3.2 将建筑与环境同构的大地景观20
  • 2.3.3 柔化边界20-21
  • 2.3.4 视线21-22
  • 3 郊野公园游客中心的其他设计要素22-24
  • 3.1 郊野公园游客中心的功能22
  • 3.1.1 基础功能22
  • 3.1.2 外延功能22
  • 3.1.3 郊野公园游客中心的设施组成22
  • 3.2 郊野公园游客中心的规模和选址22-24
  • 3.2.1 影响郊野公园游客中心规模的因素22-23
  • 3.2.2 影响郊野公园游客中心选址的因素23-24
  • 4 相关案例分析24-41
  • 4.1 美国布鲁克林植物园游客中心24-28
  • 4.2 半透明“屏幕”--昆山有机农场系列--游客互动中心28-31
  • 4.3 德国瓦伦游客中心31-34
  • 4.4 日月潭向山游客服务中心设计34-38
  • 4.5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游客中心38-41
  • 5 结语41-43
  • 6. 石家庄龙泉湖公园游客中心设计43-49
  • 6.1 项目概况43-45
  • 6.1.1 龙泉湖公园概况43-44
  • 6.1.2 龙泉湖公园游客中心分布44
  • 6.1.3 游客中心选址44
  • 6.1.4 设计范围44-45
  • 6.2 设计构思45-46
  • 6.2.1 设计理念45-46
  • 6.2.2 设计定位46
  • 6.2.3 设计思路46
  • 6.3 总体布局设计46-47
  • 6.3.1 总体布局46
  • 6.3.2 道路交通分析46
  • 6.3.3 功能布局分析46-47
  • 6.4 建筑设计47-48
  • 6.4.1 建筑造型47
  • 6.4.2 建筑内外空间互渗47
  • 6.4.3 建筑功能分布47
  • 6.4.4 交通流线分析47-48
  • 6.4.5 视线分析48
  • 6.4.6 结构设计说明48
  • 6.4.7 外环境景观设计48
  • 6.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48-49
  • 参考文献49-50
  • 个人简介50-51
  • 导师简介51-52
  • 致谢52-53
  • 附件 设计图纸53-11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Vaino Nikkila;Jussi Palva;Riina Palva;llkka Salminen;;“巨人之路”游客中心[J];城市环境设计;2010年08期

2 黄睿;;风景区游客中心建筑的类型及设计差异[J];四川建筑;2013年02期

3 ;日照山海天游客中心[J];城市环境设计;2013年05期

4 ;日照山海天游客中心[J];中国住宅设施;2014年02期

5 王靖;;园艺公园游客中心,新加坡[J];世界建筑;2009年09期

6 Alvaro Planchuelo;Ricardo Santonja;Alberto Cubas;;卡布雷拉群岛国家公园游客中心[J];建筑技艺;2009年11期

7 ;敦煌研究院莫高窟游客中心[J];建筑技艺;2009年04期

8 项琳斐;;托肯湖游客中心,厄德斯赫格,瑞典[J];世界建筑;2010年04期

9 牛津;关瑞明;;多重空间的意义——浅谈厦门园博苑游客中心设计的空间营造[J];福建建筑;2011年06期

10 方振宁;赵扬;;尼洋河游客中心[J];建筑知识;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洪进 通讯员 李宏武;加强旅游规划 开发旅游精品[N];宜昌日报;2005年

2 任叶;绍兴“全城游”游客中心启用[N];中国旅游报;2010年

3 缪刚;三清山游客中心投入使用[N];上饶日报;2009年

4 驻甘肃记者 张陇堂 通讯员 张彦勤;在游客中心也能身临其境看洞窟[N];中国旅游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卫 通讯员 谢建龙 舒智超;景区大发展 百姓得实惠[N];陕西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梁晓蔚 通讯员 谢建龙 舒智超;华山大发展 百姓得实惠[N];渭南日报;2011年

7 上海奇创旅游规划咨询机构 张妮妮;探讨A级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规划设计要点[N];中国旅游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5A级游客中心门庭冷落[N];济南日报;2012年

9 芸生;美国大峡谷空中玻璃走廊三月开幕[N];国际商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义杰;将游客中心建成景区形象窗口[N];河北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炜佳;风景旅游区游客中心的功能配置及空间形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2 黄睿;风景名胜区游客中心建筑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3 王鹏;游客中心的地域特色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4 秦亮;基于地域性的当代游客中心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李冰;风景区游客中心建筑的地域性创造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6 刘浩;旅游景区游客中心交通组织模式的设计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张跃杉;基于批判性地域主义景区游客中心建筑走向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8 胡越;基于建筑与环境融合视角下的郊野公园游客中心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9 李啸然;风景旅游区游客中心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王军军;广东地区公园游客中心设计模式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建筑与环境融合视角下的郊野公园游客中心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355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a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