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09 01:08

  本文关键词: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09年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袁高燕  

【摘要】: 鉴于我国已经成为亚洲地区的会展大国,会展业正在成为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入世以来保持20%的年递增率,且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会展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会展人才,社会对会展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与会展人才培养滞后、会展学科发展还不完善、专业建设很不成熟、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培养更符合时代需要的专业性的人才,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对我国10所开设有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文献法了解国内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确定研究的方向、范围和重点,以及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在查找国内部分院校的课程计划资料中,对比分析了这10所院校在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结构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访谈和观察等调查方法旨在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探寻课程设置的现实依据。最后,笔者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应用”的原则,秉承“培养‘全面的人'、‘社会的人'、‘现代的人'”的教育理念,提出“三平台十三段式模块”课程设置模式的构想,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与课程实施途径的落实和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有效实施等提出建议,对通识人文课程设置、学校硬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也要引起注意,为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713.8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一、前言7-17
  • (一) 研究缘起7-8
  • (二) 文献综述8-13
  •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3-15
  • (五) 概念界定15-17
  • 二、我国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分析17-30
  • (一)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17-25
  • (二) 影响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原因分析25-30
  • 三、"三平台+三段式模块"课程设置模式的构想30-44
  • (一)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30-33
  • (二) 构建"平台+模块"课程设置模式33-40
  • (三) 编制课程实施方案,落实课程实施途径40-41
  • (四) 建立规范的课程评价体系,有效进行课程评价41
  • (五)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须注意的问题41-44
  • 四、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9
  • 附件49-54
  • 后记5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丛何;于振铭;刘迪;;黑龙江高职会展专业“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年08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学英,李秀彦;我国会展教育与会展经济持续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02期

    2 王正毅;;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周云峰,张型双;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方经贸;2004年05期

    4 刘萍;;会展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中国广告;2006年03期

    5 陈玲;;会展教育与会展人才培养的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6年05期

    6 吴承璘 ,崔诚 ,吴国斌;美国、德国会展教育比较[J];国际市场;2004年02期

    7 张显春;对旅游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8 王樊;;我国会展专业教育建设创新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0期

    9 苏彦朝;;河北的会展教育发展趋势分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石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季春红;[N];中国贸易报;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光伟;;基础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赵嫚;;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杨志民;席莉;宋旭;;影响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课题组;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毕磊;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访谈活动结果与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苑青松;;课程论视野下的群育新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张秋婵;;《安徽地域文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9 杨卫芳;;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李瑞娟;杨文明;;中医证候研究方法学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宏芳;;引入社工人才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谈贵州社区矫正人才队伍的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俞可;;校长专业发展研究的方法论探索:社会化路径[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3 李丹婷;;真实的启迪:论质的研究及其在公共行政学中的应用[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4 郭生麟;;“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林晓珊;;身体流动与性别不平等: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城市家庭汽车消费[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于守艳;王晶;;来自女性学课堂的声音——一个质的研究方法情境侧记[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熊伟;;聚焦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棠湖中学“三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西南卷)[C];2012年

    8 秦钟瑀;;体育课的反传统教法[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9 陈晔;;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质性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郭红霞;;“质的研究方法”文献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崔霞;职业经理人培训效果综合评估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菊霞;创伤叙事与写作治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田佳;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范娟;对初中主观学业弱势学生进行期望教育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艳;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玥纹;初中地理愉快教学策略及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静;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殷雯君;我国会展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翔子;会展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4 杨成;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周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学英,李秀彦;我国会展教育与会展经济持续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02期

    2 罗清德;旅游院校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发展研究;2004年08期

    3 陈恩;入世后上海能否取代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J];国际经贸探索;2003年04期

    4 张显春;对旅游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5 王樊;;我国会展专业教育建设创新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0期

    6 P·莫蒂默尔 ,石伟平;面向21世纪的英国师范教育改革——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结构改革实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3期

    7 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8 谢晔;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在教学中的应用[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9 朱荣华,毛祖桓,曾平荣,郭景文,江丕权,许茂祖;制定工科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若干问题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10 易培强;论高等教育成为产业的理论依据与特征[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春发;苏州会展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J];旅游学刊;2001年05期

    2 郑耀星;福州会展旅游发展条件及战略决策研究[J];旅游科学;2003年02期

    3 王宏;发展黑龙江会展旅游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娄世娣;会展旅游发展问题分析——以郑州市为例[J];经济经纬;2004年05期

    5 曹新向,李永文;会展旅游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4年05期

    6 黄华,王洁;昆明会展旅游开发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7 黄骥;对海南发展会展旅游的思考[J];琼州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8 李雪花;重庆会展旅游发展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3年02期

    9 黄华,王洁;昆明会展旅游开发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郝晓兰;内蒙古发展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J];前沿;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鹏;董水生;;廊坊市会展旅游发展研究[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2 沈和江;张莹;魏飞;袁立梅;刘亚娜;;城市商务会展旅游发展的要素配置与优化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程金龙;吴国清;;我国会展旅游研究综述[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邓学雷;;城市发展会展旅游业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以武汉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王丰国;;对烟台市会展旅游开发问题的几点思考[A];烟台中心城市发展研究[C];2007年

    6 ;前言[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7 何江亚;;加快发展旅游业 推动西部现代化[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俞华;仇薇;;会展学科定位探究[A];2007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萍;;会展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刍议[A];2007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雪羽;;在市场驱动下合理调控 促进酒店业健康发展——上海酒店业健康发展的四个原则[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玫;[N];中国旅游报;2002年

    2 云南省大理学院旅游系 张健雄;[N];中国旅游报;2003年

    3 仪孝法 时培芬;[N];中国旅游报;2004年

    4 王小润;[N];光明日报;2000年

    5 张海萍;[N];今日信息报;2003年

    6 张越;[N];今日信息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张海萍;[N];市场报;2003年

    8 深圳商报记者 杨艳珊;[N];深圳商报;2003年

    9 张越;[N];市场报;2004年

    10 郭飞;[N];中国旅游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曾武佳;现代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2 刘民坤;会展活动对主办城市的社会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陈丽华;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王慧轩;城市商务旅游运行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黄玉妹;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金岭;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丽;中国会展旅游与城市的互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童伟;合肥会展旅游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王京;廊坊市会展旅游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天舒;长春市会展旅游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茜;会展旅游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建杰;廊坊市会展旅游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佳莹;服务供应链视角下的会展旅游质量评价及提升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8 廖奇辉;澳门会展旅游的发展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王欣慈;会展旅游的影响因素与效应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金霞;城市会展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及优化对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9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89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3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