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泰国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

发布时间:2017-07-04 03:09

  本文关键词:泰国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泰国 企业 信息技术 能力 绩效 影响 机制


【摘要】:1.引言在当前全球化形势下,形势变化非常快,更为复杂。特别是来自发达国家的贸易和经济合作竞争激烈。因此,发展中国家,如泰国和其他国家面临的挑战和障碍,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因素是要重点提高效率,产品质量和输出。现在信息技术的资本支出已占我们公司(Laudon and Laudon 2012)所有的费用的百分之50以上。信息技术影响着许多技术创新和组织发展。信息技术是一种可以在组织中加强沟通、提高产品开发质量、减少设计周期、降低产品质量的宝贵组织资源。许多组织的执行和战略学者都认为,有效地组织企业内部信息的能力变得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提供一个基础,以获得竞争优势。自1980年以来,信息技术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得到了广泛的分析。研究人员和企业高管认为,信息技术(IT)能够提高组织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Barney1991;Lu and Ramamurthy 2011)。信息技术能力是企业获取、拓展、整合IT资源、帮助和完善企业战略和工作程序的能力。IT是知识资产的必要考虑因素。它改变了组织改善,贸易,竞争和互动,支持其他组织不断发展的知识实践。它提供的能力,可以提高员工的判断能力和协助个人信息转化为知识组织(karacapilidis et al.,2006)。它可以快速获取和检索搜索的信息,并且可以帮助组织成员之间关系与沟通(Ho,2009;migdadi,2008)。在本质上,它的能力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以支持组织的知识管理过程。以往对知识管理的研究表明,知识过程对信息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中介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关注积累公司内部知识资产的知识存量。流量是指所有的组件都能够修改库存的知识。研究了合适的环境中股票和知识流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同时,研究组织的文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的人员(Osatroff,Kinicki and Tamkins,2003)说,“组织文化是一个重要社会特征,可以影响组织,群体和个人的行为”。此外,对员工的日常活动进行整合,也能提高组织适应外部环境的快速和适当的反应能力。Martins(2002)说,“组织文化也能给组织竞争优势”。泰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当前形势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者发现,信息技术是一种最重要的技术,信息技术能力在每个组织都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因素之一,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企业运营和组织时可以比他们的竞争对手更有优势,并提高组织的表现。2.研究目的-要找出信息技术能力如何影响泰国的企业绩效。-找出什么是信息技术能力影响泰国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构建影响企业绩效的技术能力机制。3.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3.1IT能力,知识存量和知识进程假设1:信息技术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H1a:信息技术能力对生产力有积极作用。H1B:信息技术能力对盈利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假设2:信息技术能力对知识能力的积极作用。H2a:IT能力对知识存量的积极作用。H2b:IT能力对知识过程的积极作用。3.2知识能力与企业绩效。假设3:知识能力对企业绩效有积极的影响。H3a:知识存量对生产力有积极作用。H3b:知识存量对盈利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H3C:知识过程对生产力有积极作用。H3d:知识的过程中产生了积极影响盈利能力。根据假设2和假设3我认为知识能力对信息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中介作用。所以我假设:假设4:知识能力对信息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起着调节作用。3.3组织文化管理的调节作用。假设5:组织文化管理中起调节作用的知识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H5a:组织文化管理中起调节作用的知识存量与企业生产率之间。H5b:组织文化管理中起调节作用的知识存量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H5c:组织文化管理中起着调节作用之间的知识过程与企业的生产力。H5d:组织文化管理中起着调节作用之间的知识过程与企业的盈利能力.4.数据分析这项研究对技术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调查。通过回顾文献和以前的研究的结果,在这项研究中,在泰国公司进行的假设和问卷调查,调查指标进行了开发。问卷分为五个部分,每部分均采用五分制测量。评分5=强烈同意,3=中性,1=强烈反对。调查受访者必须了解企业技术能力的重要作用、实现企业绩效的重要作用。4.1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表1列出的描述性统计,包括平均值、标准差、Cronbach?sα值。表3-1清楚地表明,生产力和盈利能力与信息技术能力、人员能力、设备能力、知识创造、知识过程和组织文化有显著正相关.2可靠性信息技术能力、人员能力、设备能力、知识创造、知识共享与组织文化管理的Cronbach?s alpha值分别是0.754,0.761,0.724,0.711,0.702和0.773。因为Cronbach?s alpha值在这项研究中均为0.7以上,因此可以认为具有足够的可靠性。4.3有效性分析根据表3-2,KMO值为0.647,相关的显著性多元正态数据是非常小的(0.000),由Kaiser提供的KMO值大于0.5,表明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是合适的。Table 3-3. Factor analysis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采用SPSS 16软件对这项研究中的数据的评价。此外,为了确保适当的结构效度,在这项研究中使用了结合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和Kaiser(Hair et.al,2006)的探索性因子分析(EFA),结果六种因素在各自的构造后都出现的了预期的结果,从而如表3所示肯定了收敛效度和一维的结构。4.4检验研究假设为了检验这一假设,本文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在这项研究中,公司的规模(员工总数)和企业的年龄(已经建立的公司数量)和类型的行业被用作控制变量。我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软件,分析了本研究中的数据。结果从模型1模型4从表3-4我的假设检验H1(H1a、H1b)、H2(H2A,H2B,H3(H3A),H3B、H3C、全),H4和H5(H5a,h5b,h5c,h5d)分别。因此,研究者首先对回归模型进行评估,以检验假设在这项研究中的假设。结果支持H1包括H1a和H1b的状态,信息技术能力对企业绩效有积极的影响。结果支持H2包括H2A和H2B的状态,信息技术能力有积极作用的知识存量和知识的过程。结果支持H3包括H3A,H3b,H2C和全状态,知识能力发挥中介作用的信息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我得出结论,知识能力发挥中介作用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企业绩效。为支持结果H4。结果支持H4,组织文化管理中发挥调节作用之间的知识存量、知识过程与企业绩效。5.讨论在本文中,我们分析了假设检验,并且回顾了假设的基础上的文献。在这项研究中概念化了信息技术能力、知识存量、知识过程与企业绩效影响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也调查了知识存量和知识进程在信息技术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调查了在知识存量,知识流程和企业绩效关系中,组织文化管理的调节作用。从假设检验的第一个结果表明,信息技术能力对企业绩效有积极的影响,包括生产力和盈利能力。假设检验结果表明,信息技术能力对知识存量和知识过程的知识能力有正向影响。第三个结果表明,知识存量和知识过程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这意味着知识存量和知识过程在信息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最后,知识存量、知识过程对企业绩效有调节作用。我们认为这是知识存量和知识流程的组织文化管理的互动效应。结果表明,组织文化管理在企业生产和盈利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6.结论本研究共分4章。在第一章中进行文献综述,包括技术能力、技术能力的定义和纬度、技术能力和企业绩效、信息技术能力、泰国的企业绩效和组织文化。在第2章中,我们展示了理论基础和假说发展,构建了假设模型。第3章是方法论和假设结果,包括数据采集、各变量的测量、数据分析、研究假设检验、讨论和总结。第4章是对泰国公司的建议。本研究的目的:了解信息技术能力对泰国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能力在对泰国企业绩效影响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由以下结果可以解决研究中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们发现,信息技术能力对企业绩效有直接的积极影响,根据之前的文献我们发现信息技术能力是一个公司的重要资源,可以提高公司竞争优势,也对企业绩效有积极作用,知识能力的知识存量和知识过程间接对信息技术具有积极的作用。其次,在本研究中用RBV来检验知识能力在信息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知识存量和知识流程)。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由结果显示,我们确认,信息技术能力直接和间接影响企业绩效,对知识能力有间接影响。第三,我们确认组织文化管理对知识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正向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基于资源为基础的观点理论,显示了不同企业的资源的协同效应,可以影响公司的业绩。最后,本研究发现信息技术能力和知识能力的存在是组织的一项重要能力,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并能在全球化的环境中生存,提高企业在生产力和盈利能力方面的表现。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2.5;F279.336
【目录】:
  • ABSTRACT4-5
  • 摘要5-13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3-25
  • 1.1 BACKGROUND13-16
  • 1.1.1 Research Background13-15
  • 1.1.2 Purpose of this study15-16
  • 1.1.3 Significant of this study16
  • 1.2 LITERATURE REVIEW16-23
  • 1.2.1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16-18
  • 1.2.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18-19
  • 1.2.3 Thai firm performance19-21
  • 1.2.4 Organizational culture21-23
  • 1.2.5 Comments23
  • 1.3 RESEARCH CONTENT23-25
  • CHAPTER 2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HYPOTHESISDEVELOPMENT25-39
  • 2.1 THE DEFINITION OF THE VARIABLE25-30
  • 2.1.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25-26
  • 2.1.2 Knowledge stock26
  • 2.1.3 Knowledge Process26-28
  • 2.1.4 Firm performance28-29
  • 2.1.5 Organizational culture management29-30
  • 2.2 THEORY AND HYPOTHESIS DEVELOPMENT30-37
  • 2.2.1 IT capability and knowledge stock and knowledge process30-32
  • 2.2.2 Knowledge Capab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32-34
  • 2.2.3 The moder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management34-37
  • 2.3 SUMMARY37-39
  • CHAPTER 3 METHODOLOGY39-52
  • 3.1 DATA COLLECTION39
  • 3.2 MEASURE39-41
  • 3.2.1 Measur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39-40
  • 3.2.2 Measure of knowledge stock40
  • 3.2.3 Measure of knowledge process40
  • 3.2.4 Measure of firm performance40
  • 3.2.5 Measur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management40-41
  • 3.2.6 Measure of control variable41
  • 3.3 DATA ANALYSIS41-45
  • 3.3.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correlations41-42
  • 3.3.2 Reliability42
  • 3.3.3 Validity analysis42-44
  • 3.3.4 Common Method Variance44-45
  • 3.4 TESTING OF THE RESEARCH HYPOTHESES45-49
  • 3.4.1 The main effect test45-47
  • 3.4.2 The mediating effect test47-48
  • 3.4.3 The moderating effect test48-49
  • 3.5 DISCUSSION49-51
  • 3.6 SUMMARY51-52
  • CHAPTER 4 SUGGESTIONS OF PROMOTING THAILAND FIRMS’ PERFORMANCE52-56
  • 4.1 TO PROMOTE THAILAND FIRM?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4052-53
  • 4.2 TO PROMOTE THAILAND FIRM?S KNOWLEDGE STOCK AND KNOWLEDGEPROCESS53-54
  • 4.3 TO PROMOTE THAILAND FIRM?S ORGANIZATIONAL CULTURE MANAGEMENT54-55
  • 4.4 SUMMARY55-56
  • CONCLUSION56-59
  • APPENDIX59-65
  • REFERENCES65-76
  • ACKNOWLEDGEMENTS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健;蓝海林;;信息技术能力对高管决策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11期

2 周园;;信息技术能力的结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1期

3 吴金南;郝斌;;国外信息技术能力研究前沿探析与理论拓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08期

4 吴晓波;胡保亮;蔡荃;;运用信息技术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框架与路径研究[J];科研管理;2006年05期

5 吕俊龙;;培养信息技术能力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1期

6 刘洋;;中小学校长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36期

7 张明;李正锋;叶金福;常玉;;信息技术能力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的研究[J];机械制造;2012年12期

8 王艳秋;;基于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信息技术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30期

9 张永;;基于信息技术能力架构的企业新竞争力[J];生产力研究;2009年16期

10 黄燕;;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的构建及提升研究[J];通讯世界;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建斌;刘静;;基于资源理论的企业IT能力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焦豪;张样;;基于IT能力的学习导向战略对组织绩效的作用机理——来自东南沿海地区高科技企业的经验证据[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绍青;教师是信息化应用的关键[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2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研究员 夏淑华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教授 纪国和;如何培养中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N];中国教育报;2013年

3 绵阳市游仙区教育技术装备站 田利;新课程标准与提高教师信息技能[N];四川政协报;2002年

4 蔡耘;远教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5 安静;从提高学生生存能力来认识[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王涛;英国:农村信息化的历史进程[N];经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明;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相关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2 马艳峰;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的构建及提升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王晓健;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的控制机制研究:信息技术能力的视角[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蔡红;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联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云龙;信息技术能力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5年

2 Surangkana Bowornsintuchon(宋倩);泰国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范留平;高中生信息技术能力构成及其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谢宁河;面向就业的高职学生信息技术核心能力构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沈琦;南京大学本科生学习中信息技术使用现状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16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516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f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