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惯例变更与贡献一致:合作创新治理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12:20

  本文关键词:惯例变更与贡献一致:合作创新治理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组织间学习 惯例变更 贡献一致 群体效能 创新绩效


【摘要】:借助开放式创新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和动态理论,探讨并厘清参与者惯例变更、贡献一致治理变量,在合作创新过程中的作用路径和治理效果。对368份来自67个参与合作创新的企业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组织间学习有助于群体效能构建并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组织间学习与参与主体惯例变更交互作用正向影响群体效能和创新绩效;组织间学习、惯例变更以及贡献一致三维交互作用显著正向影响群体效能。惯例变更以及贡献一致变量扩展了合作创新治理机制内涵,为防范机会主义和跨组织协调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对组织间合作创新活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宁波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组织间学习 惯例变更 贡献一致 群体效能 创新绩效
【基金】:宁波大学人才工程项目(001-421401510)
【分类号】:F273.1
【正文快照】: 0引言内生增长理论提出元素新结合方式,为企业提供新的商业机会和创新空间。全球化趋势、环境动荡以及专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当下,企业迫切地寻求合作实现超越自身能力的创新任务[1]。越来越多的企业主体投入开放式创新活动中,不惜参与竞争合作,甚至主动进行知识泄露积极搭建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同;;合作创新:企业自主创新的有效形式[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1期

2 贾晓霞;周溪召;;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转移障碍因素识别与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01期

3 罗红松;;合作创新——中小企业的创新战略[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03期

4 余来松;;区域合作创新浅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14期

5 李纲;刘益;廖貅武;;合作创新中知识转移的风险与对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10期

6 刘蕾;秦德智;;合作创新中的知识分享与整合[J];企业经济;2007年11期

7 任伶;;合作创新中知识转移与企业核心能力发展关系探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11期

8 杨玉秀;杨安宁;;合作创新中知识的溢出与保护[J];消费导刊;2008年12期

9 杨玉秀;杨安宁;;合作创新中知识溢出的双向效应[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8期

10 何澄辉;;合作创新理论:现状与展望[J];消费导刊;2009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桂黄宝;;合作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雪;张庆普;;基于可拓方法的合作创新知识转移主体的风险分析与评价[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彩虹;齐建国;于辉;;不对称双寡头企业半合作创新模式研究[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亮;陈喜乐;;整合科技资源 促进闽台合作创新[A];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苏屹;段玉;;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网络的复杂性分析与实证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8系统工程方法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C];2014年

6 张长生;刘殿兰;;以产学研政合作创新,加快广东转型升级[A];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转变——2012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丽丽;卢小君;李鹏;;我国地方政府合作创新中的知识共享过程及其实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黄兴士;;中药制造企业发展思考[A];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2012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熊麟;鲁若愚;;多供应商参与半合作创新模式研究[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国远;世界经济论坛今年倡导合作创新[N];经济参考报;2008年

2 姜范;大力提倡合作创新[N];经济日报;2008年

3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陈如平;破解“四点半难题”重在合作创新[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记者 张柯;加强合作创新救治管理[N];梅州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葛永坤 刘鑫;共同开创校地合作创新发展典范[N];绵阳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任腾飞 张博;航运业用合作创新迎接微利时代[N];中国企业报;2014年

7 高明华;合作创新机制最是稀缺[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丁刚;“攒电脑”式创新领风潮[N];人民日报;2008年

9 钱新;“攒电脑”式创新领风潮[N];中国质量报;2011年

10 记者 杜守雨;合作创新做大金融蛋糕[N];襄阳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建;供应链中企业纵向合作创新行为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2 翟运开;知识转移粘滞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李永锋;合作创新战略联盟中企业间相互信任问题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高亮;开放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合作创新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5 皮星;基于双边道德风险、溢出效应的供应链纵向合作创新机制设计[D];重庆大学;2010年

6 熊麟;供应商参与合作创新的研发投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任伶;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间合作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王京;软件产业虚拟集群创新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斌;H公司能源管理系统开发中合作创新信任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2 周敏艳;网络嵌入性、知识整合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s铉,

本文编号:567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567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7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