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中国能源开采业碳排放时空演化及情景模拟

发布时间:2024-03-31 12:23
  厘清能源开采业碳排放的时空特征、演化机理、系统过程、情景仿真及碳减排责任分配问题,对于中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和能源行业绿色生产、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源开采业是我国6个最高的能源密集型产业之一,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代表的能源开采业,在矿物提取、运输、精炼等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由此产生的碳排放问题加剧了大气污染的风险。本文采用多重分形、一般收敛、空间收敛、脉冲响应、空间计量、GDIM指数分解、STIRPAT模型、System Dynamic系统动力模型、SVR机器学习、BCC效率分解、熵权TOPSIS多准则决策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能源开采业碳排放的多重分形特征、收敛特征、协整与脉冲响应特性、空间效应、溢出效应、System Dynami系统动力过程、碳排放冗余度量,以及基于公平和效率的多准则碳减排责任分配决策等问题。该研究对于解析能源开采业碳排放时空演化机理、评估能源资源富集区碳达峰潜力,以及制定碳减排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共分七章,理论部分着重从内生增长理论、环境经济理论、系统动力理论、可再生资源经济理论等角度,诠...

【文章页数】:18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2000-2019年中国能源开采业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耗总量Fig.1.1EnergyProduction&EnergyConsumptionofEnergyMiningIndustryinChina,2000-2019

图1.12000-2019年中国能源开采业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耗总量Fig.1.1EnergyProduction&EnergyConsumptionofEnergyMiningIndustryinChina,2000-2019

中国能源开采业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发展状况)。根据中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未来30年中国高碳能源(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需求量将下降至20%以下,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例将占到80%以上[4],这对未来中国能源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能源工业都将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在促进碳....


图1.21990-2018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量Fig.1.2PrimaryenergyproductioninChina,1990-2018数据来源:国际能源署(IEA)https://www.iea.org

图1.21990-2018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量Fig.1.2PrimaryenergyproductioninChina,1990-2018数据来源:国际能源署(IEA)https://www.iea.org

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3源密集型工业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中国能源生产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很大,选择一条既能实现碳减排目标,又能实现碳排放配额下各能源产区之间的公平和效率的发展道路至关重要。因此,这就需要模拟能源-经济-环境一体化情景下实现能源开采业碳达峰路径。图1.....


图1.31990-2018年中国能源供给总量Fig.1.3TotalenergysupplyinChina,1990-2018数据来源:国际能源署(IEA)https://www.iea.org

图1.31990-2018年中国能源供给总量Fig.1.3TotalenergysupplyinChina,1990-2018数据来源:国际能源署(IEA)https://www.iea.org

葱拢?迪执??能源向清洁可持续能源体系的转型。从能源消费构成看,2019年,煤炭和石油生产总量约为39.7亿吨标煤,消耗的能源达1.388亿吨标煤,能源生产所需的能耗占比约3.49%,相较于2000年下降了约47%,但离碳脱钩的目标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未来能源开采业对化石燃料....


图1.42000-2020年中国能源开采业能源强度Fig.1.4EnergyintensityofChina"senergyextractionindustry,2000-2020

图1.42000-2020年中国能源开采业能源强度Fig.1.4EnergyintensityofChina"senergyextractionindustry,2000-2020

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5图1.42000-2020年中国能源开采业能源强度Fig.1.4EnergyintensityofChina"senergyextractionindustry,2000-2020数据来源:中国能源数据库图1.4显示了中国能源开采业2000-2020年能....



本文编号:3943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943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5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