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员工开明性对工作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6 14:27

  本文关键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节能意愿影响因素——以知识型员工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海交通大学》 2012年

员工开明性对工作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谭峻峰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当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的方式和程度日益激烈。在此情况下,企业为了生存或发展,保持竞争优势,则需要持续不断的变革和创新,以满足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越来越挑剔的顾客。创新对于现代企业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最有力的驱动之一,也是企业保持持持续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企业的创新归根结底来源于员工的工作创造力。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因素不仅有个体因素,也有组织因素,并且受到历史,文化,和社会约束。本文从大五性格模型中的开明性出发,旨在分析开明性与员工工作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以及领导-下属交换对这种关系的影响。 本论文在开明性、领导-下属交换和创造力行为的基本学术定义和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经历和体会,分别阐述和分析了开明性对创造力的影响,以及领导-下属交换对开明性与创造力关系的影响关系后,最终提出相关假设。本研究参考了国内外已有的量表与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员工开明性与创造力行为之间的关系,并证实了领导-下属交换关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在中国企业背景下,对227名团队成员及其直接上司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员工开明性与其创造力行为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2)领导下属交换关系对员工开明性与创造力行为关系起调节作用,并且当领导-下属交换关系质量较高时,员工的开明性性格对工作创造力行为有正向影响,而当领导-下属交换关系质量较低时,开明性性格对工作创造力行为则缺乏影响。 根据研究结论,开明性员工易于表现出较高的创造力行为,并且当其与上司之间领导-下属交换关系质量较高时,创造力水平也较高。为此,本研究向企业招聘及管理实际工作中提出建议:对于人力资源部门而言,招聘对创造力有一定要求的岗位员工时,可以优先考虑高开明性的员工;对于管理层而言,为了更好地激发开明性员工的创造力,应该重视与此类员工的上下级关系;而对于员工个人而言,如果需要更好地发挥创新潜力,也应重视发展同领导的上下级关系。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72.92;F2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燕;怀明云;章振;雷专英;;组织内创造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管理学报;2011年02期

2 丁琳;席酉民;;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理研究[J];管理科学;2008年06期

3 吴治国;石金涛;杨帆;;组织创新气氛概念的讨论与界定[J];科学学研究;2008年02期

4 王雁飞;朱瑜;;组织创新气氛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5 王端旭;洪雁;;组织氛围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中介机制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王陵峰;龙静;黄勋敬;;员工创造力影响因素新探[J];软科学;2011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靖;创意团队成员个人创新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斌;领导风格和OCB与团队绩效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云;石金涛;;基于KEYS的组织创新气氛量表开发[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年04期

2 危怀安;尹海涛;;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演化的组织结构作用机制浅析[J];电子政务;2012年09期

3 张毅祥;王兆华;;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节能意愿影响因素——以知识型员工为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4 苏莉;;论我国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方略和主要实施途径[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5 连欣;杨百寅;马月婷;;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3年07期

6 陈建武;张向前;;组织创新气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综述[J];科技和产业;2013年07期

7 潘安成;刘爽;;社会性偷闲能“偷出”团队创造力吗?——一个案例的探索性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08期

8 钱艳;章雅青;;组织创新氛围研究对我国护理发展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4年03期

9 李珲;丁刚;李新建;;基于家长式领导三元理论的领导方式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J];管理学报;2014年07期

10 任菲菲;刘桂荣;张景焕;吴琳娜;张舜;;领导行为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视角[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建武;赵曙明;;中国情境下的员工创造力研究:挑战与展望[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LI Jing;HUANG Yingqian;;A Empirical Study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on Employees' Adaptive Performance[A];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ICIME 2011)[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越;知识型员工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国保;中国文化因素对知识共享、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杜鹏程;内在激励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D];南京大学;2010年

4 冯旭;服务创新过程中一线员工创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赵鑫;组织创新氛围、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行为[D];浙江大学;2011年

6 李霞;基于知识视角的服务企业员工创新行为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7 陈维亚;变革型领导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之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8 葛遵峰;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耿昕;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张慧;关系嵌入对跨国子公司创业导向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斌;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万育明;税务部门授权氛围对纳税服务员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裘颖;研发团队即兴能力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财德;家长式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碧君;组织学习能力与集群企业升级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任恺;知识型企业高层次人才流失倾向及实证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7 王玉洁;组织中宽恕的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赵斌强;组织创新气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林立;以心理授权为中介的领导风格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研究:以Z公司为例[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邱丽芬;管理者知识分享、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创新行为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永红,林崇德;绩效评估研究的现状及其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武欣,张厚粲;创造力研究的新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3 王霄宁;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产业集群建模及实证检验[J];系统工程;2005年03期

4 ;企业创新:现状、问题及对策——2001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J];管理世界;2001年04期

5 李淼,张广利;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渊源、理论及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王宁;罗瑾琏;;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J];经济论坛;2009年18期

7 郑思明,程利国;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看青少年的人际关系[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彭华涛,谢科范;高科技创业企业社会网络的生成机理与特点分析[J];价值工程;2004年08期

9 蔡铂 ,聂鸣;社会网络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07期

10 荣跃明;超越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本质与特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娜;论市场交换关系无限扩张的原因及危害[J];社会科学论坛;1997年04期

2 郭守刚,徐永平;关于马克思生产、消费、分配、交换关系理论的一点认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1年05期

3 程传兴;;正确处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经济交换关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杨凯;;雇佣关系的交换关系平衡[J];生产力研究;2011年12期

5 李振环;简论“交换关系”[J];理论探索;1996年06期

6 张莉;刘宝巍;贾琼;Brian Earn;;基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沟通满意度研究[J];管理评论;2009年04期

7 诸彦含;卿涛;;员工社会交换关系感知对个体行为的作用机理——基于工作满意度的路径分析[J];经济管理;2011年10期

8 邢以群;方健俊;;组织公平对工作焦虑的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年02期

9 曲如杰;王桢;焦琳;时勘;;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研发人员创新的权变影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07期

10 黄逸峯;姜鐸;;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的范围和性质问题[J];学术月刊;195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仲理峰;;心理契约:研究员工-组织交换关系的一个视角[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卿涛;诸彦含;;员工社会交换关系感知对个体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工作满意度的路径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洪艳;贾玉立;王成城;方淑苗;;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组织认同感的中介效应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4 宋宝香;;员工政治技能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组织内交换关系的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王月红;田波;;市场经济的人性基础和人性指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6 张向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人教育[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向平;[N];中国民族报;2012年

2 李清栋;[N];中国工商报;2003年

3 徐祥临;[N];学习时报;2010年

4 丁力;[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5 王化云;[N];中华新闻报;2003年

6 韩庆祥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河南省经济学会会长 杨承训;[N];社会科学报;2006年

8 本报驻京首席记者 苏小和;[N];经理日报;2003年

9 逄锦聚;[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诸彦含;员工交换关系感知对个体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翟森竞;基于“商业友情-朋友形象”转化的组织间交换关系维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芳;领导—下属交换关系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2 邱丽芬;管理者知识分享、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创新行为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张志荣;大学生消费者与商家交换关系的问卷编制及其现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谭峻峰;员工开明性对工作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谢隽;领导原型与现实领导的匹配对领导—下属交换关系和工作态度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莹;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创造力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建梅;夫妻社会交换关系问卷编制及其现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邹玉梅;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上级承诺的中介作用:组织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间的综合路径检验[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武媛媛;礼物的交换意义及其合理化过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三嫚;领导—部属交换关系与责任归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节能意愿影响因素——以知识型员工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4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94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0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