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苏轼词对花间词的继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7-19 16:50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苏轼词与花间词对立,认为苏轼开豪放词先河,较少注意到苏轼词与花间词的承继关系。本文在此背景下,试图通过对苏轼词和花间词的比较研究,具体探讨苏轼词对花间词在创作特征和题材风格上的继承,同时发掘花间“清”词、别调词人的独特价值,探索苏轼词和花间词共同遵循的文学传统,在继承的基础上,讨论苏轼词对花间词的革新和发展。文章第一章写苏轼词对花间词在语词、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上对花间词创作特征的继承;第二章写苏轼词在写景词、风土词、离别词、身世词、隐逸词等方面对花间“清”词词风的继承。第三章写苏轼词在意象意境、自我意识、情感表现等方面对花间词的发展。通过研究发现,苏轼的很多词都表现出宛转蕴藉的尊体性,苏轼词和花间词共同遵循了比兴寄托、六朝风调等文学传统,又各自相较于前代创作者有所发展。苏轼“清”词一定程度上受到李珣、孙光宪等花间别调词人的影响。相较于花间词,苏轼词兼具阔大、精细两种看似矛盾的特质,带有强烈的自我主体意识,苏轼词中女性的形象更加多样化而非仅是爱恋对象,作品的情感表达也更为积极丰富。苏轼词对花间词是一种无意识或潜意识层面上的继承,是在同一个创作潮流中涌现出的继往开来的风貌...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苏轼词与花间词
    第二节 研究现状:苏轼词与花间词的交叉地带
    第三节 研究意义:从对立到承继,从承继到发展
第一章 创作继承——“微词宛转”
    第一节 语词语境
    第二节 比兴寄托
    第三节 委婉蕴藉
第二章 词风继承——“清”
    第一节 清丽自然
    第二节 清冷骚雅
    第三节 清豪疏野
第三章 苏轼词对花间词的发展
    第一节 象大而微:从“有句无篇”到“有句有篇”
    第二节 自我意识:从聚焦客体到突出主体
    第三节 闺情雅化:从闺阁特写到精神颂歌
    第四节 女性角色:从爱恋对象到生活港湾
    第五节 情感表达:从消沉单一到积极丰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苏轼女性词的继承与新变[J]. 白岚玲,张宁.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2]唐宋语境中的“以诗为词”[J]. 彭玉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3]《花间集序》与词体清艳观念之确立[J]. 彭玉平.  江海学刊. 2009(02)
[4]“六朝”风调与“花间”词统——论《花间集》与词体文学特征的历史形成[J]. 余意.  文艺理论研究. 2008(04)
[5]花间词学本色论新探[J]. 徐安琪.  文艺研究. 2008(06)
[6]论苏轼的歌妓词及其文化意蕴[J]. 杜霖.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8(01)
[7]唐宋词乐的发展变化与柳永苏轼词[J]. 邓乔彬,周韬.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8]《花间集》与词学之“寄托”理论[J]. 余意.  文艺理论研究. 2007(02)
[9]从苏词苏诗之异同看苏轼“以诗为词”[J]. 莫砺锋.  中国文化研究. 2002(02)
[10]词为艳科辨[J]. 谢桃坊.  文学遗产. 1996(02)

硕士论文
[1]荆楚文化影响下苏轼在黄州的嬗变研究[D]. 郝舒畅.中国矿业大学 2017
[2]“花间”对宋词的影响研究[D]. 张福洲.南京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91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291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9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