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来宾壮族师公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以象州师公舞、兴宾师公戏、合山壮师剧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21 15:56
  壮族师公是壮族师公教的神职人员,在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宗教角色。从壮族师公教经文中,我们不仅可以找到师公教教义、起源和发展历程,还可以发现古代壮族先民有关天文、历史、医药、神话、舞蹈等内容的记载。壮族师公熟悉天文地理、记录历史、逐疫治病的同时也会进行文艺创作,他们是壮族古代社会文化的百科全书,为壮族的繁衍生息及其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今,壮族师公的宗教生存空间已经被严重挤压,有关天文、地理、历史、农业的记录和传承逐渐失去原有的活力,而从师公教发展而来的师公舞、师公戏、壮师剧等文化艺术却在当下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中不断寻求突破,甚至通过现代文艺工作者的努力被搬上了新的艺术舞台,进而被赋予了新的生存语境。壮族师公艺术,凝聚着壮族人民的纯朴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相对固定传承的地域、清晰的源流和变迁历程,承载着族群的历史记忆和现实文化诉求。本文力图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民族学、艺术人类学、文化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法、深度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学科视角对壮族师公艺术进行探究,以此尝试对壮族文化进行多维思考和解读。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壮族“师公”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进行分析...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来宾壮族师公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以象州师公舞、兴宾师公戏、合山壮师剧为例


象州中平镇架村师公舞面具及存放方式,笔者摄于2008年6月

象州,面具,艺人,冠带


浓眉大眼,有须髯,有威严雄武的武将之气。髻或冠带并饰以鲜花,粉面红唇,体现女性俊俏妩媚王,其面棱角分明、双眼怒瞪,龇牙咧嘴,凶相毕露其面虽然歪嘴挑眼,但是并不丑陋,反而笑容可掬。谐人物。图 1:象州中平镇架村师公舞面具及存放方式,笔者摄于

象州,前须,道具,面具


图 3:象州中平镇架村跳师公舞前须挂神像,笔者摄于、小鼓、小锣、小钹等音乐道具舞有“蜂鼓不响不开腔” 或“无鼓不开坛”的说法指挥。演出时把蜂鼓放在两腿之上,单手打击鼓面。神出相和每个神的性格特征,配一个锣鼓牌。如“开场袍、彩裤,搭配男性神像面具使用色碎花外衣、花裙,搭配女性神像面具使用、长矛、刀、剑、铁锤、令旗等“法器”道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西壮族师公信仰建构及其问题探究[J]. 潘云峰,石大建.  贺州学院学报. 2016(04)
[2]仪式共生与主体性形塑:广西上林县古登村壮族师公与道公考察[J]. 覃延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3]社区学院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可行性与策略探究[J]. 刘彦,陆丹梅.  广西教育. 2014(19)
[4]壮族师公仪式研究综述[J]. 黄羽.  大众文艺. 2014(01)
[5]壮族师公舞及其文化特征研究[J]. 钟宁.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3(03)
[6]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式保护背景下广西壮剧孵化研究[J]. 赵巧艳.  文山学院学报. 2011(05)
[7]生态学视野中的广西壮族师公戏研究[J]. 王红.  广西社会科学. 2011(02)
[8]微观视角与纵横向度下的桂中壮族师公教研究——以广西上林县西燕镇为释例[J]. 覃延佳.  广西民族研究. 2010(04)
[9]壮族麽教与壮族师公教的比较研究[J]. 莫幼政.  广西民族研究. 2009(02)
[10]文化概念演变及文化学研究历程[J]. 林坚.  文化学刊. 2007(04)

硕士论文
[1]贵港师公戏的传承与发展[D]. 蓝观覃.西北民族大学 2015
[2]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在城市剧院的传播研究[D]. 林慜劼.中央民族大学 2013
[3]师公戏唱本研究[D]. 覃慧敏.广西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55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355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b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