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淮南子》语言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0 22:34
  《淮南子》作为一部集大成的杂家著作,它不仅在思想上博采诸家,在语言艺术方面也集众家之所长。它成功地继承并发展了春秋战国诸子“言有象”“事有比”的谈辩技巧,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本文的第一部分深入地探讨春秋战国至汉初谈辩世风对《淮南子》成书的影响。春秋时期行人辞令的“尚文”、战国时期诸子争鸣的“尚辩”与汉初的文学儒学的兴盛影响下的《淮南子》“尚丽”的创作倾向形成了自然而深刻的文学发展规律。第二部分为春秋战国诸子谈辩综论与《淮南子》成书。本章具体梳理春秋战国诸子谈辩的四个发展阶段的代表子书的特点以及《淮南子》对这四个阶段借鉴,从而探讨《淮南子》集大成的性质。第三部分探讨《淮南子》的“言有象”。《淮南子》运用大量的比喻、丰富的神话和历史故事说理。“天地自然之象”“人心营构之象”比比皆是,使道理形象化,又丰富了语言,形成了有别于战国诸子的独特风格。第四部分探讨《淮南子》的“事有比”。《淮南子》通过“多为之辞,博为之说”“言道”且“言事”以达到“与世浮沉”“与化游息”的创作目的。从这个创作意图中出发,“事有比”也成为其基本的语言特色。第五部分简要分析《淮南子》语言瑰奇诡异的特点。《淮南子》一书深...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淮南子》综合性研究方面关于其文学价值语言艺术的专论
        (二)文学性研究及语言艺术专论方面
        (三)与诸子及楚辞汉赋汉初散文比较研究方面
第一章 春秋战国至汉初谈辩世风对《淮南子》成书的影响
    第一节 春秋隆礼行人尚文
    第二节 战国竞力诸子尚辩
    第三节 汉初用儒淮南尚丽
第二章 春秋战国诸子谈辩综论与《淮南子》成书
    第一节 衍化孔老道体儒用
    第二节 取法孟庄畅达行文
    第三节 融合荀韩完善辩体
    第四节 效法吕氏博通诸家
第三章 《淮南子》的“言有象”
    第一节 《淮南子》的臆想之象
        一 道体形容
        二 宇宙起源
        三 人世变迁
        四 真人形象
    第二节 《淮南子》的比喻之象
        一 直喻 隐喻 类喻
        二 诘喻 对喻 博喻
        三 简喻 详喻 引喻
第四章 《淮南子》的“事有比”
    第一节 《淮南子》比排的内容类别
        一 理的比排
        二 事的比排
        三 物的比排
        四 文的比排
        五 典的比排
        六 综合内容比排
    第二节 《淮南子》比排的形式
        一 并列关系
        二 比对关系
        三 宾主关系
        四 顺承关系
        五 顶针
        六 综合形式比排
第五章 《淮南子》瑰丽诡奇的语言艺术风格
    第一节 《淮南子》的楚语特征
    第二节 《淮南子》文学竞技状态下的语言风貌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天问》对《淮南子》的影响[J]. 马庆洲.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2]《吕氏春秋》与《淮南子》的比较分析——兼论秦汉之际的学术思潮[J]. 牟钟鉴.  哲学研究. 1984(01)
[3]从博采群书看《淮南子》的成书立意——兼说对《淮南子》的评价问题[J]. 杜宝元.  四平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03)



本文编号:3599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599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2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