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文本互文、方法修正和精神证词

发布时间:2022-02-16 22:31
  <正>2016年11月,偶然阅读到培浩的文章《小说如何"重返时间的河流"——心灵史和小说史视野下的〈望春风〉》①,文章呈现出来的开阔的批评视野、厚重的思想意蕴、差异性的观点、绵密的史料求证、精细的文本分析、诗性的批评语言和个体化的情感认同,不断撩拨、挑战、嘲讽我的阅读经验和学术认知水准,我迅速沦陷在文章构建的整体意境中。从此开始,我对培浩的文学批评进行一种追踪式的阅读,但我的阅读脚步始终无法追赶他的写作速率,他仿佛执一根批评的魔杖不断变幻出超越你阅读期待的文章,不断提升你的期待峰值,无论 

【文章来源】:南方文坛.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话语体系的建构[J]. 张福贵.  中国社会科学. 2019(10)
[2]“转型”或是“回望”——读麦家新作《人生海海》[J]. 陈培浩.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9(10)
[3]文学史写作与90年代的知识转型——以洪子诚的研究为例[J]. 陈培浩.  文学评论. 2018(02)
[4]小说如何“重返时间的河流”——心灵史和小说史视野下的《望春风》[J]. 陈培浩.  当代作家评论. 2016(06)
[5]翻译和阅读的政治——漫议“西方”、“现代”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体系的调整[J]. 王侃.  文学评论. 2013(06)
[6]“世界文学”:从乌托邦想象到审美现实[J]. 王宁.  探索与争鸣. 2010(07)
[7]走向卡尔维诺——论王小波对卡尔维诺的接受[J]. 陈培浩.  文教资料. 2008(13)
[8]“文学理论建设与批评实践”笔谈[J]. 陈晓明,孟繁华,南帆,贺绍俊.  中国社会科学. 2004(06)
[9]时势抑或人事:简论当下文学困境的历史与观念成因[J]. 贺照田.  开放时代. 2003(03)



本文编号:36287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6287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4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