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当代江南文学与江南文化研究的重要对象与方法问题

发布时间:2022-02-16 22:59
  "江南文化"是一个重要的传统思想资源,从古至今,文学都是表达这一"江南认同"的重要媒介。"当代江南文学与江南文化"与古代文学的相关研究不同,需要充分考察自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需要确认重要的研究对象,建立适合当代文学自身特性的研究思路。将"江南文化"放置到历史的脉络中,发现先秦文化之于"当代江南文化"的意义,以重建历史的延续性,并反思当代文学研究中"现代性"视野的缺失;以"主体间性"为思维理路,通过双向互动的视角发现当代江南文学与江南文化之间的动态关系,为新的世界格局中的"中国叙述"增加来自江南的视角,以此确立中国文明主体性的独立立场。 

【文章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知识界的“地域”“江南”叙述与重要对象的确认
    (一)“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及“文学地理学”的学理脉络
    (二)“江南文化研究”“文学与江南文化”:表述“文化自觉”的方法
    (三)“现当代文学与江南文化”:重要对象的提出
二、建立一种连续性的叙述:“轴心时代”与“江南文化”
三、主体间性: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双向互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构[J]. 梅新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4)
[2]略论江南文化的务实精神[J]. 熊月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3]地域文化建构与民族国家认同——中国现代文学地域文化研究的另一思路[J]. 邓伟.  文艺理论研究. 2006(04)
[4]启蒙语境中的乡土言说——“五四”浙东乡土作家群论[J]. 王嘉良,傅红英.  文学评论. 2004(03)
[5]江南文化与江南诗学笔谈[J]. 刘士林,徐雁平,朱逸宁,耿波.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6]重绘中国文学地图[J]. 杨义.  文学遗产. 2003(05)
[7]“文学上海”与城市文化身份建构[J]. 陈惠芬.  文学评论. 2003(03)
[8]江南市镇文化面面观[J]. 樊树志.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04)
[9]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J]. 金克木.  读书. 1986(04)



本文编号:3628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628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1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