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生活书店(1932-1945)与战时中国文学传播

发布时间:2022-08-13 09:51
  1930年代的中华大地,日寇祸乱,国破家散,满目疮痍,民族危难之际,生活书店于1932年应运而生。生活书店文学书刊的出版、传播位居战时中国出版业首位。生活书店文学书刊的生产、传播,不仅在20世纪中国文学创作、文学与文化研究等的发展繁荣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意义,而且在当代中国文学、文化建设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综观前人关于生活书店的研究,多集中在书店的发展演变史、书店的经营管理以及邹韬奋等人物专题研究,仅有少量学位论文探讨过生活书店出版的某一期刊,当前关于生活书店研究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史料的整理研究不足、对书店出版的文学书刊传播作整体研究的尚未发现,已有成果缺乏理论性、系统性等问题。基于此,本论文选取战时生活书店及文学书刊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借鉴拉斯韦尔传播学“5W”理论设计论文结构,具体讨论中还引入布尔迪厄“场域”理论及洛文塔尔文学传播理论,力求对生活书店与战时中国文学传播问题作一较为系统性的研究。论文共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讨论本文研究的缘起、意义、研究综述、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缘于对书店倒闭潮中生活书店的重新开张、生活书店文学价值估计的不足等现... 

【文章页数】:22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一、书店倒闭潮中的生活书店重生
        二、对生活书店文学价值估计的不足
        三、生活书店对文学传播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生活书店研究现状分析
        二、问题的提出和分析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生活书店发展历程的考察
    第一节 从中华职业教育社到生活书店
        一、从中华职业教育社到《生活》周刊社
        二、从《生活》周刊社到生活书店
    第二节 战时生活书店发展的三个阶段(1932-1945)
        一、上海时期的生活书店(1932. 7-1937. 8)
        二、武汉时期的生活书店(1937. 9-1938.7)
        三、重庆时期的生活书店(1938. 8-1945.9)
第三章 生活书店与战时文学传播者的离散聚合
    第一节 生活书店与战时文学社团的迁移退隐
        一、生活书店与文学研究会余脉的接续承传
        二、生活书店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潜在交往
    第二节 生活书店与战时文学编辑(作家)的合作互动
        一、鲁迅与生活书店的文学交往
        二、鲁迅与生活书店的出版“风波”
第四章 “媒介场”的营造与战时文学的传播导向
    第一节 生活书店对战时文学书刊的潜心经营
        一、对战时文学期刊的筹划与扶植
        二、对战时文学丛书的开发与出版
    第二节 生活书店文学书刊的传播导向
        一、思想导向
        二、价值导向
    第三节 战时检查制度下的《文艺阵地》
        一、原稿审查制度对《文艺阵地》的“规训”
        二、在印制发行环节上对《文艺阵地》的“监控”
        三、对战时文艺检查制度的反思
第五章 生活书店文学书刊的读者定位与传播效果
    第一节 生活书店文学书刊的读者定位
        一、“生活精神”与读者队伍的建设
        二、生活书店文学读者的分布范围与主要构成
    第二节 生活书店文学书刊的传播效果
        一、《华威先生》传播与战时文学精品的生成
        二、《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传播与现代文学史书写及鲁迅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生活”同人胡愈之大事记(1896-1949)
    附录二: “生活”同人徐伯昕大事记(1905-1949)
    附录三: 生活书店读者顾问部简章
    附录四: 生活书店文学书刊出版大事记(1932-1945)
    附录五: 生活书店研究文献年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把实体书店留住[J]. 肖东发.  出版广角. 2012(03)
[2]文学研究会的社团运作与整体文学倾向[J]. 潘正文.  云南社会科学. 2005(05)
[3]论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的研究方法[J]. 朱寿桐.  文艺理论研究. 2005(03)
[4]“五四”和新出版[J]. 王建辉.  出版科学. 1999(02)
[5]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识“五·四”文学传统[J]. 王晓明.  上海文学. 1993(04)

博士论文
[1]洛文塔尔文学传播理论研究[D]. 甘锋.山东大学 2008
[2]论中国现当代小说中抗战历史图景的时代变迁[D]. 邵国义.山东大学 2007
[3]战火硝烟中的文学生态[D]. 彭玉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6
[4]文学研究会研究[D]. 石曙萍.复旦大学 2005
[5]革命的时代镜像[D]. 赵天才.浙江大学 2004
[6]中国现代战争小说创作论[D]. 徐文广.山东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后革命时代的革命书写[D]. 赵牧.暨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76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676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2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