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漂泊中的回望与生命价值的探寻—甫跃辉小说论

发布时间:2022-08-23 18:37
  甫跃辉是远离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写作,而坚持传统写作的“80后”作家。在甫跃辉创作的众多中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中用自己的生活经历书写了关于乡村记忆的乡土叙事,现代化进程中青年的百态精神面貌,乡村青年融入城市的艰难,城市生活失意的状态等方面贡献自己独特的书写才华。甫跃辉的笔触深入小说中每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着力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心理隔阂和间隙、关于占有欲和控制欲等方面。甫跃辉用回望的方式将记忆中的乡村作为小说创作的起点,其后小说的发展变化趋势都将构建在现实和记忆基础上回望的书写。因作家身处都市现实对乡土有心灵和地理的实际距离,乡土叙事成为精神恋乡的皈依,都市生活的漂泊感和回望乡土的温情成为心灵的慰藉。生命价值的探寻主要从文学是人学的价值思考。探寻时代急剧变化过程中青年的挣扎状态,并塑造“零余者”典型人物顾零洲在都市中失落的生活和失意的情感状态。人与人沟通交流难以达成的内在有因素,个人的自我厌弃和异化表现,生命价值意义的思考成为人面对枯竭之后有力重点探寻的对象。探寻还表达包括对小说的形式、叙事、审美和内容结构等方面的思考。甫跃辉的小说是从自己个人经验出发,更多的思考个体与世界的关系,更倾向于个...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现状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乡土的回望书写
    (一)记忆中的乡土
        1.成长记忆的故事
        2.父辈历史的构建
        3.乡村的挽歌
    (二)城与乡的抉择
        1.乡村青年的困惑
        2.回不去的故乡
二、城市生活的探寻体现
    (一)物质带来的人物困境
        1.“零余者”顾零洲
        2.沟通的难以达成
    (二)焦虑引起的个人异化
        1.情感的异化
        2.意义的缺失
    (三)救赎的尝试
三、叙事策略和审美意象
    (一)儿童视角叙事的选择
        1.孩童的恐惧感
        2.成人世界的影响
    (二)“鬼魅”叙事的情感体验
        1.温情乡土的展示
        2.魔幻与现实的交互体验
    (三)意象的审美体现
        1.黄昏意象
        2.动物意象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怀恋“原乡”——甫跃辉《动物园》的一种解读[J]. 杨超高.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2]后理想主义时代的困惑与求索——甫跃辉小说论[J]. 陈林.  当代作家评论. 2017(02)
[3]自我的迷失与虚幻的想象——简论甫跃辉短篇小说集《动物园》[J]. 韩丹.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03)
[4]欲望化了的城乡结构——读甫跃辉《狐狸序曲》[J]. 徐秀慧.  百家评论. 2017(01)
[5]甫跃辉小说的叙述节奏[J]. 李雪梅.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06)
[6]乡土·乡愁,与80后小说写作——以颜歌、甫跃辉、马金莲为例[J]. 金赫楠.  南方文坛. 2016(02)
[7]巨象脚下的上海……与我们[J]. 黄平.  东吴学术. 2016(01)
[8]甫跃辉小说人物的精神困境[J]. 李彬.  名作欣赏. 2015(35)
[9]时代的悲凉证词——评甫跃辉的《乱雪》[J]. 曹霞.  文学教育(上). 2015(05)
[10]无所归依——甫跃辉的都市与山村[J]. 吴玲.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1)

博士论文
[1]自我认同视野下的“80后”青春叙事[D]. 祁春风.山东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行走中的写作:“80后”小说整体论[D]. 郭敏.山东大学 2017
[2]“80后”小说中的乡土书写[D]. 王江梅.南开大学 2017
[3]“80后”长篇小说研究[D]. 乔宏智.山东师范大学 2015
[4]“新生代”作家的“归乡叙事”模式研究[D]. 韩春艳.中国海洋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78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678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3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