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汤显祖诗学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4 20:43
  汤显祖一生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在明中后期文坛中地位显赫,也是主情文学大潮的代表人物。其诗文理论研究仍处于较冷的阶段,近来这一领域也呈现出逐步升温的趋势。研究者大多将其戏剧的“至情论”与诗歌“主情论”结合在一起阐述,这样就只关注到了他对于诗歌“缘情”系统的拓展,而其思想中不可磨灭的“诗教”传统便被忽视了。本文针对汤显祖的诗论思想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汤显祖诗学之内涵,梳理其思想逻辑,了解他在复古大潮与主情大潮交错的环境之下,为调和二者所采取的策略,确立他在明代诗学中的地位。第一章主要研究了汤显祖诗歌的“师法观”。汤显祖处在后七子复古思想统治文坛的时代,他坚持了自我清醒的意识,针对复古派宗盛唐的学诗主张,反思出自己的一套师法门径。第一节即论述其师汉魏六朝的独特理念。汤显祖并未满足于此,他后期一转自己的师法观,第二节即针对这种学诗的转变,研究他师香山、眉山以充实诗歌内容的门径,突破了唯六朝为宗的观念,体悟诗歌一脉相承的发展历程,在自我领悟当中找寻诗作的无法之法。汤显祖的师法路径中包含了其文质观念,所以在这章的第三节论证了他文质兼备的思想。第二章研究了汤显祖的“自然灵气”论。汤显祖的“气”...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汤显祖转益多师的师法观
    第一节 师六朝炼其文饰
    第二节 师香山、眉山盈其诗质
    第三节 文质互充的诗学观
第二章 汤显祖的“自然灵气”说
    第一节 道气充体,天人合一
    第二节 “气机”贯彻,引道入文
    第三节 动静兼备,以养“灵气”
第三章 汤显祖诗学之“缘情”论
    第一节 情之真——重振缘情一脉
    第二节 情与志——突破与雅正
    第三节 对“主情”文学观的充实
第四章 汤显祖的诗学思想的矛盾
    第一节 不平则鸣的鉴赏论与应酬诗创作之间的矛盾
    第二节 意趣神色的审美追求与创作手法之间的矛盾
    第三节 情至之浪漫主义与古典诗学止乎礼义之间的矛盾
    第四节 汤显祖矛盾的出路及诗学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汤显祖的文学史观与文体选择[J]. 廖可斌.  文学遗产. 2016(03)
[2]20世纪以来汤显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雍繁星.  文学遗产. 2016(03)
[3]论汤显祖的诗学观与晚明曲学批评[J]. 黄振林,李雪萍.  东岳论丛. 2013(01)
[4]黄宗羲、汤显祖“至情”说比较[J]. 雷斌慧.  船山学刊. 2011(02)
[5]李贽的“童心说”与汤显祖的“情至说”[J]. 邹自振.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6]从儒士到名士到戏剧家——浅析汤显祖的儒家思想[J]. 陈烨.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7)
[7]走向世界的汤显祖研究[J]. 邹自振.  古典文学知识. 2008(01)
[8]经纬交织中的明代唐诗学史——查清华《明代唐诗接受史》述评[J]. 张洲,聂欣晗.  社会科学评论. 2007(04)
[9]于评点中标显玉茗才情——汤显祖评点文学管窥[J]. 徐国华.  中文自学指导. 2007(06)
[10]从汤显祖到钱谦益——一种“诗道”观念的复归[J]. 赵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博士论文
[1]《沧浪诗话》明代接受研究[D]. 陈芳.复旦大学 2013
[2]明代唐诗学[D]. 孙春青.南开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汤显祖岭南诗研究[D]. 罗畅.海南师范大学 2017
[2]汤显祖诗词研究[D]. 赵芳.黑龙江大学 2015
[3]汤显祖的诗学思想及其对前代诗歌接受研究[D]. 冯琪.山东大学 2014
[4]汤显祖诗学之“情感论”[D]. 黄茜.南昌大学 2013
[5]生死超越论视野下的汤显祖“至情说”研究[D]. 陈荣冰.江西师范大学 2012
[6]汤显祖“至情”文论观研究[D]. 公维玲.辽宁大学 2011
[7]汤显祖诗文理论研究[D]. 李悠.湖南科技大学 2010
[8]汤显祖诗歌戏曲比较研究[D]. 朱亚锋.陕西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85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685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d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