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中国古典叙事文学的时空叙事数字模型研究——以《李娃传》为例

发布时间:2022-10-21 19:19
  文学制图作为一种再现文学空间的文学地理研究方法,能将历时性叙事与共时性空间进行相互映射,但是过往的实践案例往往受限于单一的研究视角,忽略了二者内部的整体性互动关系及其与外部时空的联系。为了促使文本中的线性叙事与并置空间作为整体概念而服务于当代的文学制图实践活动,本文依据巴赫金文学时空体中的历史时空、文本时空和读者时空的概念提出了一个叙事时空数字模型,并以唐传奇小说《李娃传》为文学制图实践案例,可视化再现了这个以唐长安为中心的爱情故事。在融合了计算叙事和地理叙事研究路径的基础上,本文对叙事文本所蕴含的顺序的、多维的和背景性的信息,进行了语义提取、语义的时空循环映射和"时间—时空—空间"的叙事再现,从而呈现叙事的语言线性、体验性和意义性的特征。该模型以开放的和可对话的框架帮助当代人理解古典文学叙事及其地方性历史语境,同时将拓展从宏观、微观的角度以沉浸式方式对地方(place)进行叙事的潜力。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文本语义的提取与“时空”映射
    2.1 文本的语义提取
        2.1.1 词层级语义化
        2.1.2 句层级语义化
    2.2 文本的“时空”映射
        2.2.1 时间维度映射
        2.2.2 空间维度映射
        2.2.3 时空维度映射
3 时空多维叙事可视化
    3.1 时间叙事
    3.2 时空叙事
    3.3 空间叙事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李娃传》看唐代的商业竞争[J]. 李效杰,张红云.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7(06)
[2]基于CRFs和词典信息的中古汉语自动分词[J]. 王晓玉,李斌.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17(05)
[3]论文学地图[J]. 梅新林.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8)
[4]《李娃传》情节数理批评[J]. 朱明秋.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3)
[5]文学地理学的渊源与视境[J]. 杨义.  文学评论. 2012(04)
[6]基于地名词典和叙词表的地名本体概念语义关系研究[J]. 李宏伟,李文娟,梁汝鹏,李淑霞.  中国地名. 2010(10)
[7]空间叙事学: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J]. 龙迪勇.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8]现代汉语语料库建设及深加工[J]. 靳光瑾,肖航,富丽,章云帆.  语言文字应用. 2005(02)
[9]中国叙事学的文化阐释[J]. 杨义.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03)

博士论文
[1]时空叙事可视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 王双.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96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696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6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