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存在、复仇、人文、仰望:伍子胥的四种历史形塑

发布时间:2022-11-07 20:27
  冯至的《伍子胥》、黄易的《荆楚争雄记》、韩静霆的《孙子大传》、尔容的《伍子胥》四部小说,均在对历史时空的想象性还原中给予伍子胥浓墨重彩的刻画,这种关注对象和题材选择的"不约而同",表现形式和情感向度的大相迥异,足以发人深省。冯至《伍子胥》植根于抗战现实的主体"抉择"的坚忍,黄易《荆楚争雄记》在春秋历史框架内以武侠小说形式申发复仇的正义,韩静霆《孙子大传》对春秋无义战的意义消解和人文主义反思,尔容《伍子胥》对先祖隐密历史的揭示及其根源于家族血脉生发的巨大同情,无不说明创作者的历史观念、文化环境、时代背景、艺术素养之于创作对象具有重要意义。诗无达诂,历史也总是阐释不尽的丰富资源。题材选择上的"重复",正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历史资源期待着作家们作出崭新的阐释。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历史本事
二、“抉择”的坚忍
三、复仇的正义
四、人文的反思
五、仰望与同情



本文编号:3704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704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7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