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性别焦虑与主体建构:晚清女作家的自我呈现

发布时间:2024-06-10 19:35
  明清两代的女性文学十分繁荣,诗、词、文、弹词等文类都成为女作家记录生活、书写情志与自我呈现的方式,而诗歌无疑是最常用、亦是最适合的方式。在晚清女作家的创作中,诗歌作品依旧占据着重要位置。透过她们的诗歌作品,尤其是以时间为序加以编排的,可以窥见她们的生活轨迹,了解她们对自我的定位与期待,甚至是了解当时的社会情状。晚清社会是中国由传统被迫走向近代化的过渡时期,社会状况复杂。既有内忧,又有外患;既有传统思想的坚守,又有西方思想的不断涌入。这种情景之下,晚清女作家对自我的书写与定位既有其保守的一面,又有其进步的一面。她们多数出生于文学世家,深受儒家闺范的熏陶,根植于闺秀文学传统,自觉认同并服膺于“才女”与“内助”两种身份。二者分别对应的是个人与家庭。从个人的角度而言,她们重视诗才,积极创作,不愿作品尘封,试图通过作品的付梓来确立自己的才女身份,甚至使自己超越有限的生命达到精神的不朽。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中,她们清楚地意识到女性角色对自身的限制,意识到男女在文学创作与作品流传上的不平等,由此产生强烈的焦虑。这显示出她们对自我价值的重视与肯定。从家庭的角度来说,“内助”是传统社会中理想的主妇形象...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围与对象
    二、相关概念的阐释
    三、研究现状回顾与评述
第一章 才名焦虑与性别冲突
    第一节 晚清女性的才华期待与传世心态
    第二节 女性之“才”与夫妻关系
    第三节 多元呈现:女性视野中的“女权”问题
第二章 内闱的焦虑:晚清女性的日常职责与心灵冲突
    第一节 经济窘境中的主妇声音
    第二节 家庭关系内的苦衷
    第三节 治家的劳苦与忧思
    第四节 痛哭的母亲:许禧身的怀女书写
第三章 时代变局下的女性声音
    第一节 晚清动乱背景下的女性位置与社会参与
    第二节 庚子之乱与女性书写
    第三节 乱世归宁:王采苹的空间移动与情感变迁
第四章 自我调适与写作策略
    第一节 过去与现在
    第二节 遮蔽与公开
    第三节 小我与大我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本文编号:39918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9918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d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