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救心与救世:章太炎应用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18:36

  本文关键词:救心与救世:章太炎应用佛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应用佛学 法相唯识学 儒学 老庄 俱分进化论 五无世界


【摘要】:章太炎是我国近代的一位伟大的国学大师,他学贯中西,思想博大精深,在经学、子学,史学、佛学等领域都有着独特的造诣。他对佛学的研究是他思想发展的一个高峰,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应用佛学体系。章太炎的应用佛学思想建立在其佛学思想特别是法相唯识学思想体系的基础之上,是他运用极具批判性的佛学这一思想武器,批判中国现实社会,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理论实践。这一理论实践在社会现实层面上包括无神论和宗教批判,无我论,国民道德观,俱分进化的历史观和人性论,五无世界社会观等,在思想文化层面上包括以佛解老庄,以佛释儒,以佛评判诸子百家,以及由此形成的儒释道三家融合的思想体系。章太炎的应用佛学是晚清佛学伏流发展的最高阶段,它在批判中传承,在传承中批判,紧紧围绕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挽救民族危亡的时代主题,大声疾呼,救心救世,把应用佛学的经世致用特色发挥到极致。它与同时代其他佛学家的佛学思想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在理论上建立了以“真如”、“阿赖耶识”为本体以“万法唯识”为核心的圆密的哲学思想体系,实现了形而上的“求是”;而且,以此为基础,展开了对传统文化以及社会现实的理性批判,实现了形而下的“致用”。它的伦理道德倾向和政治批判色彩不仅为当时国家和社会现实的变革和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回应西学的挑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尽管由于时代的局限,他的应用佛学体系没有引起必要的时代回应,但毕竟是一次返本开新的伟大尝试,这个伟大尝试深刻体现了他的理论深度和人格高度,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应用佛学 法相唯识学 儒学 老庄 俱分进化论 五无世界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第1章 时代的呼唤:晚清应用佛学的形成和发展10-14
  • 1.1 传统文化的式微与佛学的复兴10-12
  • 1.2 应用佛学的形成与发展12-14
  • 第2章 上契无生:章太炎应用佛学的理论体系14-33
  • 2.1 从“转俗成真”到“回真向俗”——章太炎佛学思想演变轨迹14-17
  • 2.2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佛法体系17-21
  • 2.3 “除谴释道之封执”21-25
  • 2.3.1 老子之道的佛学阐释21-22
  • 2.3.2 庄子“齐物”的佛学意蕴22-25
  • 2.4 泯绝儒佛之异相25-33
  • 2.4.1 阐释先秦儒家之微言25-28
  • 2.4.2 甄别宋明诸儒之优劣28-33
  • 第3章 下教十善,救时应务:章太炎应用佛学的现实内容33-47
  • 3.1 无神论和宗教批判33-35
  • 3.2 建立归敬圆成的“唯识”之教35-39
  • 3.3 俱分进化的历史观和人性论39-43
  • 3.4 五无世界43-47
  • 第4章 章太炎应用佛学的特色及其时代回应47-52
  • 4.1 章太炎应用佛学的主要特色47-49
  • 4.1.1 从“求是”到“致用”47-48
  • 4.1.2 从“救心”到“救世”48
  • 4.1.3 从批判到传承48-49
  • 4.2 章太炎应用佛学的时代回应49-52
  • 结论52-54
  • 参考文献54-56
  • 致谢56-57
  •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的善恶报应作品散论[J];蒲松龄研究;2006年02期

2 邹林珊;;以佛教法相解析孟子心性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3 何韶颖;;浅析中国传统建筑的人文精神内涵[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4 王开玺;1907年安庆起义与晚清政局简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5 胡珍贵;“圣人”心态对康有为早期文化思想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张增田;公平:道家黄老学派的法价值追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7 杨国平;《物不迁论》义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金小方;试论佛教的生命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9 倪劲松;;“太极”之词源考述及其哲学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谈家胜;;近二十年徽州家谱文献研究的学术审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学愚;;佛学模式转换:“无我”与“如来藏”[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张志刚;;共建和谐世界的“中国经验”——中国前辈学者探索成果评述[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4 董柏林;党宁;;恪守与超越:明清士绅教化的双重取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周建华;;武夷理学对南赣理学的反哺[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高建立;;从心性论看朱熹对佛学思想的吸收与融会[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卢家银;;章太炎的出版自由观[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燕;;科技与人文和谐发展下的民营企业文化创新[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封海清;;对改进孔学研究方法的思考[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单周尧;;《春秋左传读叙录》的评价问题[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4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6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郭胜坡;二十世纪易学本体论的两条基本路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苏婕;青岛市宗教园林历史文化内涵及环境特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雷;法家君主专制理论与秦朝的兴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晓丹;方玉润《诗经原始》综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柏春;试析后现代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分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孙毅;谭嗣同报刊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张运元;章太炎与湖南省宪运动[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章平;魏源的法律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25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925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e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