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复合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福建省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评价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4-07-24 11:45

  当前福建省拥有52所高职院校,在福建省的高等教育改革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新时期,如何使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评价更加适应“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及特征何谓复合型人才?李岚清同志曾提出:“要注意培养复合型人才,既懂经济贸易,又懂工业农业;既懂经营管理,又懂生产技术。精通一门,兼知其它。”

  为此,我们认为,“复合型”人才是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复合型”人才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深化,对人才知识、能力、素养的要求日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渐出现的,“复合型”人才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知识的宽泛与融合性。复合型人才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知识,具有相对较宽的知识面,自身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复合型人才的多种知识又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整合、交织,形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在这个知识体系中,能够让不同跨度间的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最终为复合型人才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发挥提供坚实的基础条件。

  二是能力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是一种“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的人才。在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复合型人才势必形成“复合型”的能力体系,包括学习能力,利用现有知识基础有效进行新知识获取的能力;工具能力,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媒体工具进行新领域探索的能力;动手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拥有较为成熟的方法论的能力,形成较科学完善的方法论体系,并用方法论指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能力,通过原有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整合和再创造,形成新的知识和能力,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终实现综合能力的飞跃。

  三是素养的全面性。素养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及环境影响,形成的固有的个性心理品质。素养的全面性是复合型人才最显着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复合型人才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专业能力素养、人文素养、身体及心理素养等。

  二、“复合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福建省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评价模式, 教学工作评价是在一定教育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手段,系统的获取各类教育信息,并通过评价方式和手段,对教学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进行价值再判断的过程。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主要有: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师生关系、教学效果等等。建立完善的教学工作评价模式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从“专业型”人才培养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过渡,要求我们树立全新的“教育生态”意识,用一种新的视角和手段对传统的教学工作评价模式进行提升。

  (一)教学目标评价“层次化”

  在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工作评价模式中,对教学目标的评价是机械的,强调对学生整体的知识掌握能力评价,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过于繁琐,在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备课、课外辅导、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拥有上百个具体指标,从本质上来看更偏重于“教学流程评价”,即“一切围绕教师教学这一中心思想”,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评价。而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应积极探索“层次化”评价,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设置层次化的评价指标。高职院校应从学生、教师、同行专家、领导管理者的不同的认知特点出发,分设出相对独立的评价标准,使评价能够照顾到所有学生。不但要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灵活性、流畅性与协调性的评价,更要注重评价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进一步对评价目标体系进行优化与瘦身,体现出科学化、简约化的特点,使评价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更加突出“知识宽度”这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

  (二)教学内容和标准评价多元性在传统的“单一型”教学评价中,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完全以教材为出发点。强调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过于强调评价的“深度”,笔耕论文,而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评价的“宽度”。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代表罗杰斯认为“教学的价值不是单纯学习书本知识,而应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复合型人才培养背景下,评价内容和标准应该具有多元性,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教学内容能够反映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理论、新方法,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能够为学生知识内容体系的拓展给予指导。

  (三)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改革达尔文曾提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较为单一,过于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突出知识的“记忆”功能,而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与复合型能力的形成。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必须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在评价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着“五个维度”进行。一是全体学生有效参与度。

  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调动所有学生进行学习,激发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师生交流的亲和度。教师与学生应建立一种互动和沟通的关系,能够互相理解、互相欣赏,形成教与学的合力。三是学生把握课程知识体系的结构度。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往往比简单的进行知识学习更加重要,教师应有意识的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与整合,在学习新知识前能够在原有的结构上进行有效的意义建构。四是学生展现自我才能的自由度。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使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能力的平台,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教学中能够自由展示、自由发挥。五是学生有效运用知识技能的延伸度。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的形成要求学生必须能够对现有知识进行拓展,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元认知”,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评价模式转变高职院校以往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是以为教师纠错为重点,千方百计为教师“挑毛病、找错误”,过于注重教学的结果,而忽略教学的过程,否定大于肯定,批评大于引导,是一种典型的目标型评价。



本文编号:5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5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7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