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随班就读教师核心专业素养研究.doc.doc 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2016-09-26 20:30

  本文关键词:随班就读教师核心专业素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网友ying_zhiguo02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随班就读教师核心专业素养研究.doc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随班就读教师核心专业素养研究摘要当今的融合教育理念和实践对随班就读师资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通过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与我国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对比,以及征求一线随班就读教师及高特殊教育专家意见,归纳和总结出随班就读教师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必备的核心专业素养,并对我国随班就读师资培训及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分类号 G7601 问题的提出以“倡导所有学生的积极学习和参与”以及“建立能够接纳并满足所有学生教育需要的教育体系”为主张的融合教育思想自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以来,便以其卓越的进步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成为世界特殊教育变革的主要动力和趋势。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出于尽快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普及义务教育的迫切需要,国家将随班就读明确做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据教育部 2011 年的公报,全国随班就读特殊学生人数已经占在校特殊学生总数的 56.49%。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随班就读”取得的成绩更多体现在特殊儿童的入学率上,这些儿童在普通教育环境中接受的教育质量、个人的发展状况和自身潜力的实现程度,并不理想,普通学校残疾学生“流失”、“随班就坐”或“随班混读”等现象严重,因此,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的提升成为继扩大随班就读规模后更加迫在眉睫的重大议题。此外,国内外众多研究均表明,相对于班级规模、班级结构、物理环境、学生背景等其他因素,教师素养对学生的学业表现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并且“教师缺乏特教专业知识和方法”是目前随班就读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促进我国随班就读质量提升的关键举措。然而,当前对优秀随班就读教师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概括和提取文献中关于随班就读教师核心素养的规定和描述,并与我国最新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对照和分析,同时综合随班就读一线教师和高校特殊教育专家的意见和观点,从而在保障研究资料来源多样性和全面性的基础上,提炼出随班就读教师的核心素养和需求,为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培养提供依据。2 方法2.1 核心概念的界定2.1.1 随班就读教师随班就读是指在普通教育机构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是我国融合教育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师资队伍通常包括班主任教师、任课教师、资源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在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下,由随班就读学校所在地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承担资源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工作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本研究中将随班就读教师仅界定为:在有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班级从事班主任及学科教学工作的中小学教师,不包括资源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2.1.2 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是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决定教育教学效果的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或潜在影响的品质。叶澜指出,教师专业素养由教育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构成,同时,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及不同学者的观点,虽然有所差异,但大多从知识层面、理念(态度)层面以及技能层面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探讨。因此,本研究将教师的专业素养界定为:教师成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时所必备的品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态度三个方面。需说明的是,本研究仅关注在随班就读情境下教师尤为需要的品质,不探讨其基本教学技能、学科知识等素养。2.2 研究对象及步骤本研究采用四种方法和途径收集研究所需的相关资料,旨在探讨优秀随班就读教师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采用“三角验证”的方式,通过对多种途径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和相互映证,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2.2.1 文献收集与分析(1)文章收集和筛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与融合教育或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进行探讨的相关研究进行广泛收集和筛选:中文部分,以“融合教育教师”、“全纳教育教师”、“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专业素质”、“专业能力”、“专业态度”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搜索,挑选公开发表在正式学术期刊上并对随班就读教师素养进行直接探讨的文献;英文部分,以“inclusive education”、“inclusive practice”、“teacher quality”、“petence”、“teacher preparation”等为关键词在 Pro-Quest、EBSCO、Eric 等外文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由于文献数量庞大,将最终人选的文章限定为 2000 年以后的、发表在“同行评审”(peer reviewed)期刊上的文章。最终共筛选出文章 58 篇,其中中文部分 23 篇,英文部分35 篇。(2)文献内容的归纳和分析为确定已有研究成果中对随班就读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探讨和规定,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所搜集的文献内容进行归纳和分类。内容分析法多用于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但同时也可用于对文献资料内容的提取和比较。先将每篇文献中提到的素养条目进行归纳和统计,合并表述相似、本质相同的条目,然后将共同出现在 10 篇以上文章中的素养条目归为知识、技能和态度三类,形成文献分析部分的研究成果。2.2.2 与我国普通教师专业标准对照由于随班就读教师首先是一名普通教师,并且随着随班就读的不断发展和教师素养要求的提高,每一名普通教师都有可能成为随班就读教师,其间并没有严格界限。我国最新出台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均体现了融合教育的理念和要求。本研究将从文献中提取的相关内容与我国普通教师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要求和规定中与已有研究结果相同的部分,进行突出强调。 2.2.3 向一线随班就读教师征集意见一线教师是我国随班就读工作最直接的实践者,直接从事随班就读教学和管理工作,对于工作中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有更直接的体会,本研究将通过访谈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就已有的文献研究结果向其征求意见,从而进行进一步印证或补充。2.2.4 向高校特殊教育专家征集意见高校特殊教育专家对与融合教育和随班就读有更专业、更理性的认识,能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素养并提出建议,从而丰富已有的文献成果,明确随班就读教师在工作中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上述四种关于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要求的不同信息来源能够尽量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不同来源之间的对比和印证有利于把握其中的最核心要求,获得较有效的研究结果。3 结果3.1 文献的归纳和提取结果经过对所搜集文献的分析,将出现在 lO 篇以上文献中的核心条目进行提取,结果如表 1 所示。3.2 与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对照的结果将文献研究的结果与我国《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及《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对比,提取《标准》中与文献研究结果表述一致或相近的条目,其结果如表 2 所示。3.3 向随班就读一线教师及高校特殊教育专家征集意见的结果研究者将文献研究结果分别呈现于随班就读一线教师和高校特殊教育专家。为保证研究的代表性和深入性,本研究共选取随班就读教师 10名及高

12>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本文关键词:随班就读教师核心专业素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40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40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7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