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核心素养对教师的要求_论教师的课堂创新素养

发布时间:2016-12-08 07:50

  本文关键词:论教师的课堂创新素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论教师的课堂创新素养

2012.5.10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育。美国托兰斯的研究发现,教师在创造性动机测验中的成绩与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这一发现表明,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课堂尤其如此。没有教师在课堂上的持续创新,学生的创新能力将难以开发出来。因此,学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首先开发教师的课堂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课堂创新素养。

一、教师课堂创新素养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提高教师课堂创新素养的目的,是为了在日常课堂上有效实施创新教育,推进创新学习与创新教学。因此,对教师课堂创新素养提出的基本要求,便构成了课堂创新素养的主要内容。

(一)情意倾向与思维品质:有效实施创新教育的课堂素养指向

在国外众多的创新教育模式中,影响较大日.为多数实践者认同的主要有三种:一是威廉姆斯的创造与情意模式,这一模式强调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精密性和情意倾向中的好奇心、冒险心、挑战心、想象力,其核心是创新思维与创新情意;二是吉尔福特的解决问题模式,这一模式以多样化解决问题为中心,其核心是思维的发散性;三是奥斯本?帕内斯的创造性解题模式,这一模式要求以系统的方法解决问题,其核心是思维的系统性。这三种创新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具备两个方面的课堂创新素养:一是创新性的情意倾向,即要有好奇心、冒险心、挑战心与想象力;二是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即要有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发散性与系统性等。

(二)主体取向与策略意识:有效推进创新学习的课堂素养指向

创新学习特别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学生既是教育目的的体现者与学习活动的主人,也是学习活动的积极探索者与反思者;要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会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提高创新能力。创新学习的主要特点要求教师具备“主体取向”与“策略意识”两方面的课堂创新素养:一是要树立明确的课堂主体取向,把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与课堂创新的主体,促进学生在课堂探索与学习反思中张扬创新的主体性;二是强化课堂学习的策略意识,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把课堂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主动发现、探究反思、变化更新的创新学习过程。

(三)价值提升与实践张力:有效开展创新教学的课堂素养指向

创新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基本价值取向,以此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具体内容并加以实施的教学实践活动。要有效开展创新教学,必须立足学生发现新问题和运用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等基础性素质,以发展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问题为主轴、以活动为主线。创新教学的这些要求,需要教师具有“提升价值”和保持“实践张力”的课堂创新素养。提升价值,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最大价值和最高追求,把开发学生的创新力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并将这些价值追求和课堂任务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实现课堂创新价值的最大化,必须保持课堂实践的创造张力,在课堂学习中留足学生的创新空间,并形成激活学生创新欲望、培育学生创新潜能的作用力。


  本文关键词:论教师的课堂创新素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7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07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4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