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青少年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5-19 22:01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5.12地震发生六个月后四川地区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状况,探讨大五人格、社会支持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以及检验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 本研究以四川地区933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SCL-90中的抑郁、焦虑分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大五人格量表测查地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基本情况。结果表明:(1)5.12地震发生六个月后,约67.6%的青少年患有PTSD或者部分PTSD,其中,男生患PTSD人数多于女生;高一学生忠PTSD人数最多,灾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状况比较严重;PTSD患者与非PTSD患者在N、E、A、C及社会支持利用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震后六个月,青少年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患者比率分别为11.4%和9%,抑郁障碍、焦虑障碍与PTSD的共病率为7.2%。(3)男女生在抑郁因子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抑郁程度高于男生;侵扰、逃避、事件影响量表总分和抑郁均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初三学生的侵扰、唤醒、事件影响量表总分得分最高,高一学生的抑郁程度最高,高二年级和焦虑程度最高。(4)神经质对事件影响量表总分、侵扰、唤醒、逃避、抑郁、焦虑均有预测作用;宜人性对事件影响量表总分、侵扰、唤醒、焦虑有预测作用;外向性对抑郁有预测作用。(5)社会支持在大五人格与逃避、人格与唤醒、人格与事件影响量表总分、人格与抑郁间调节效应显著。(6)大五人格对侵扰、逃避、唤醒、事件影响量表总分、抑郁和焦虑的主效应显著。
【关键词】:青少年 创伤后应激障碍 社会支持 大五人格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10
  • Contents10-13
  • 引言13-14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4-40
  • 1.1 心理危机概述14-22
  • 1.1.1 心理危机的概念14-16
  • 1.1.2 心理危机的种类16
  • 1.1.3 心理危机的演变和结局16-18
  • 1.1.4 心理危机的理论18-22
  • 1.1.5 心理危机以往研究的不足22
  • 1.2 创伤后应激障碍概述22-40
  • 1.2.1 创伤后应激障碍概念22-23
  • 1.2.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分类23
  • 1.2.3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23-24
  • 1.2.4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理论研究24-26
  • 1.2.5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及诊断量表26-32
  • 1.2.6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32-38
  • 1.2.7 PTSD以往研究的不足38-40
  •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40-43
  • 2.1 研究意义40
  • 2.2 研究目的与内容40
  • 2.3 独创和新颖之处40-41
  • 2.4 具体研究程序41
  • 2.5 研究理论模型41-43
  • 第三章 地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基本情况43-54
  • 3.1 研究目的43
  • 3.2 研究假设43
  • 3.3 研究方法43-45
  • 3.3.1 被试43
  • 3.3.2 研究工具43-45
  • 3.3.3 施测及数据处理45
  • 3.4 研究结果45-50
  • 3.4.1 灾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总体情况45-47
  • 3.4.2 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焦虑的性别、年级特点分析47-48
  • 3.4.3 地震中家庭财产损失状况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焦虑的影响差异比较48-49
  • 3.4.4 地震中受伤情况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焦虑的影响差异比较49-50
  • 3.5 讨论50-52
  • 3.5.1 灾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总体特点分析50
  • 3.5.2 PTSD患者与非PTSD患者之间的差异性分析50-51
  • 3.5.3 灾后青少年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状况分析51
  • 3.5.4 灾后青少年性别、年级比较分析51-52
  • 3.6 本章结论52-54
  • 第四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社会支持、人格特质间的关系54-62
  • 4.1 研究目的54
  • 4.2 研究假设54
  • 4.3 研究方法54-55
  • 4.3.1 被试54
  • 4.3.2 研究工具54
  • 4.3.3 施测及数据处理54-55
  • 4.4 研究结果55-59
  • 4.4.1 社会支持、大五人格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的相关分析55-56
  • 4.4.2 震后青少年基本情况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的关系56
  • 4.4.3 社会支持、大五人格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逐步回归分析56-58
  • 4.4.4 震后青少年基本情况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逐步回归分析58-59
  • 4.5 讨论59-61
  • 4.5.1 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59
  • 4.5.2 人格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59-60
  • 4.5.3 震后青少年基本情况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的关系60-61
  • 4.6 本章结论61-62
  • 第五章 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研究62-69
  • 5.1 研究目的62
  • 5.2 研究假设62
  • 5.3 研究方法62
  • 5.3.1 被试62
  • 5.3.2 研究工具62
  • 5.3.3 施测及数据处理62
  • 5.4 研究结果62-66
  • 5.4.1 社会支持在人格与侵扰之间的作用分析63
  • 5.4.2 社会支持在人格与逃避之间的作用分析63-64
  • 5.4.3 社会支持在人格与唤醒之间的作用分析64
  • 5.4.4 社会支持在人格与事件量表总分间的作用分析64-65
  • 5.4.5 社会支持在人格与抑郁间的作用分析65
  • 5.4.6 社会支持在人格与焦虑间的作用分析65-66
  • 5.5 讨论: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分析66-68
  • 5.6 本章结论68-69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69-72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贡献69-70
  • 6.1.1 主要结论69-70
  • 6.1.2 主要贡献70
  • 6.2 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70-72
  • 参考文献72-80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80-81
  • 致谢81-82
  • 附录82-85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洪波;矿难后矿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裴菁菁;中学生学校归属感、人格特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9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79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f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