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4 11:00

  本文关键词: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信度、效度良好的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问卷,其结构由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获取支持能力4因子组成。研究发现,随班就读教师在专业知识和获取支持能力上不及专业态度和专业技能。小学随班就读教师在专业技能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中学的教师,而中学随班就读教师在获取支持能力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的教师。接受过培训的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素养显著高于未接受过培训的。随班就读教龄在6至10年和在11至15年的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教龄在3年以下的教师。建议在师范教育阶段增加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等相关内容,同时,构建以提升"自主性"为核心的在职培训模式,全面提升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市新源西里小学;
【关键词】随班就读教师 专业素养 影响因素
【分类号】:G635.1
【正文快照】: 一、|DJ⑩fettj 班就读教育中的诸多理论困惑与实践问题需要随班随班就读是指残疾学生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 就读教师在专业发展的意识下主动去探索和解决,通学生一起接受能满足残疾学生特殊教育需要的教 通过能动的实践,获取实践智慧,提升专业水育安置形式。在随班就读工作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拉;;专业化视野下的随班就读教师:困境与出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23期

2 曹婕琼,昝飞;美国、日本、中国大陆地区融合教育的比较与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4期

3 郝振君,兰继军;论全纳教育与教师素质[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7期

4 卿素兰;刘在花;;农村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支持系统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11期

5 李泽慧;周珉;;对随班就读教师差异教学能力构成的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01期

6 王娟;王嘉毅;;我国职前教师教育中全纳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12期

7 马红英;谭和平;;上海市随班就读教师现状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01期

8 于素红;;上海市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4期

9 彭霞光;;中国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政策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11期

10 赵微;英国培养普通师资具有特教技能[J];中国特殊教育;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玉芳;林志红;;增值评价:一种绿色升学率理念下的学校评价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吴金航;;特殊教育课程在普通师范院校课程体系中缺失成因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金野;;中日两国残疾儿童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何侃;;残疾儿童教育现状与展望[J];残疾人研究;2012年02期

5 刘敏;;近年来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程俊花;;践行“全纳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5期

7 柳碧莲;;试论开放性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曾凡林;宋克霞;;特殊儿童权利保护的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03期

9 王雁,顾定倩,陈亚秋;对高等师范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的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10 曹妍;芮潇潇;;增值理念下的教育改进与教育评价——英美教育增值法的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妍;芮潇潇;;英美问责机制下教育增值法的研究综述[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丽娟;;增值性评价及其对建立区县级教育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启示[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小学生基本数学能力发展水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宋志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4 杨柳;从隔离到全纳[D];西南大学;2009年

5 谢赛;儿童学习结果取向的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赵萌萌;从保障生活到促进发展: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价[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7 周周;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发展性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刘嘉秋;师范生对残疾学生的刻板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宋强;我国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10 曹烃;适应体育教育—融合教育背景下残障学生体育教育的诉求[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琳;启智教育咨询教师工作营在职培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莹;英国差异化教学政策及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美贤;“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肖剑;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基本素养的实证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赵婕;小学初段随班就读学生语、数课程的调整[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芳芳;提高汶川震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朱文博;美国学校增值法学生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裴巧灵;芬兰全纳教育研究—历史、现状及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郑蔚洁;上海市小学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孟朔竹;全纳教育视角下孤残儿童的早期干预[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定倩;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2 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刘扬,肖非;试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中的几个争议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4 苏秋萍;从培训到发展:外语教师培养理念的变化及启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栗洪武;龙宝新;;论当代教师教育的本质及其生长点[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赵明仁,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0期

7 黄志成;全纳教育之研究 访英国全纳教育专家托尼·布思教授[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2期

8 黄志成;;全纳教育展望——对全纳教育发展近10年的若干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05期

9 黄志成;试论全纳教育的价值取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10 徐玉珍 ,黄志成;全纳教育的具体落实:全纳学校[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仁洪;;论随班就读的家庭支持[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2期

2 罗卫;胡学玲;;社区特殊幼儿随班就读研究[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08期

3 王淑珍;;教学中如何兼顾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J];现代特殊教育;2006年01期

4 韩建丽;;加强随班就读管理 不断提高随班就读质量[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04期

5 王志强;申仁洪;;学前随班就读的困境与思考——基于某幼儿园个案的描述与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卿素兰;封志纯;;普通学校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支持的案例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07期

7 李锦炎;陆振华;;因人制宜,努力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03期

8 展雷蕾;;常熟随班就读:用执着促普及 以创新求质量[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05期

9 陈瑾;曾凡林;;我国随班就读教育评价问题[J];基础教育;2011年04期

10 范丽欢;;浅谈随班就读学生与普通学生的有效课堂融合[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芮;;精心培育随班就读生[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2 赵国勇;;对当前随班就读工作的分析和反思[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杨芮;;精心培育随班就读生[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赵国勇;;对当前随班就读工作的分析和反思[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学富;;我校是怎样抓好随班就读工作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沈克俭;季春萍;;浅谈“智残”学生随班就读中的一些做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7 李学富;;我校是怎样抓好随班就读工作的[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8 高宝爱;;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辅助教学的探讨[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孙慧敏;;浅谈残疾学生的随班就读问题[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君伟;刘丽峰;;随班就读教学现状与思考[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教授 刘全礼;三大措施推进“随班就读”有效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苏婷;视障学生随班就读呼唤政策支持[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张晨 采访整理;完善特教随班就读保障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高毅哲 禹跃昆;随班就读不能一“随”了之[N];中国教育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周浩;特教生“随班就读”喜中有忧[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郭菊君;“随班就读”不是特殊儿童康复教育灵丹[N];东莞日报;2013年

7 记者卢文洁通讯员肖培坚;弱智儿随班就读是“混读”?[N];广州日报;2004年

8 晓诺;上海中小学校向外籍学生开放[N];西部时报;2007年

9 记者 刘磊;新津残疾儿随班就读可自选老师和伙伴[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记者 董少校;上海半数残障学生随班就读[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雯慧;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历史考察(1987-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景时;中国式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的文化阐释与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须芝燕;初中随班就读学生学校适应不良的干预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昱;随班就读的现状及改革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郝传萍;北京市随班就读学生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4 徐素琼;随班就读中社交技巧教学及成效的实验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洋;随班就读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婕;小学初段随班就读学生语、数课程的调整[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支奎;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生接纳态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8 凌东山;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差异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周玲玲;自主支持对随班就读学生课堂注意行为影响的成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雯;促进小学一年级随班就读学生学校适应性的班级管理探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0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90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e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