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可视化”背景下课堂知识的视觉表现探讨

发布时间:2024-05-17 11:50
  知识可视化是一种应用图形、图表和图像等高度概括方式来高效获取知识、表现知识的知识管理和展示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对知识接受者认知背景进行个性化设置的主观意识,充分考虑知识的类别和特点,借助图形符号建立不同知识信息之间的结构关系,强化知识形式的可接受性、相关性和全面性,赋予知识内容的关键性意义,体现知识呈现的基本思路和理念,增加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体验,利用可视化促进知识的转移、共享和创造,保留对不确定性知识的探讨空间,释放学生的情感、直觉和想象,完成对复杂性知识的系统性简化。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发挥“可视化”的知识信息分类和序列化组织功能
    (一) 知识信息分类:针对学生认知效率的个性化设置
    (二) 知识序列化组织:“可视化”误用的功能性识别方式
二、建立“先形式、后内容、再效用”的知识视觉设计
    (一) 先形式:借助图形符号建立知识信息的结构关系
    (二) 后内容:赋予知识视觉表征的关键性意义
    (三) 再效果:知识可视化作用于认知对象的感官体验
三、形成“可视化”对不确定和复杂性知识的表述优势
    (一) 促进知识转移、共享和创造的隐性知识生产
    (二) “可视化”对复杂性知识的系统性简化方式



本文编号:39755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9755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8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